“各系统数据会实时传输显示到大屏幕上,对井下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管控平台远程智能化操控就行了……”zui近,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采煤队队员颜辉,脱下了厚重的采煤工装,穿上了白衬衣,多了一个新身份——技术人员。
从一名井下矿工到一名技术人员,颜辉身份的转变,只是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智慧矿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坚持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发展之路,于今年3月完成3100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建设和矿井生产辅助子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工作,成为贵州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第 一个智能化工作面,开启了贵州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无人驾驶”模式。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化采煤项目,是贵州省“西电东送”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水城县“千企改造”项目,更是贵州省第 一家同时实施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辅助系统智能信息化的矿井,实现了减人、强安、提效的科学发展道路。
“智能化工作面的运用,首先的一个好处就是将作用面上的劳动工人数减少到zui低,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就高了。”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采煤副总工程师朱加贤介绍说,如今综采工作面上的人数由过去的85人减少到49人,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目的,减员增效成效显著。
搭上“智慧”快车的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不仅让员工吃下了安全保障这颗定心丸,还使产能、电力保障、职工收入、企业盈利都迈上了一个台阶,铺就了1600多名职工的幸福通道。
“现在,我们的日产量由2300吨增加到3400吨,效率提高了47%,员工收入也由过去月平均6000元增长到7600元,员工幸福指数那是大大地提高啊!”朱加贤满脸自豪。
谁能想到,曾经“傻大黑粗”的发耳煤业会变成如今这个到处弥漫着“智慧”气息的现代化煤矿?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智能煤矿的新路,不但是高瓦斯地区煤炭开采的一次创新和重要变革,更为贵州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蓄势而起,乘势而上。近年来,六盘水抢抓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创新推出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通过整合煤矿资源、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智能机械化改造等措施,狠抓安全治理整顿,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智能机械化矿井实现零突破并开始推广,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煤矿逐渐迈向安全、高效、清洁、绿色发展。
在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一颗按钮、一台电脑,一朵“智慧云”,构成了未来发展的新愿景,也为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新动力。
“14年来,发耳煤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粗放到现代高效,从人工炮采、综采到自动化、智能化采煤模式,我们不断向着科学道路前进,不断为煤矿兄弟们创造更干净、安全的工作环境,这一切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值得骄傲的。”朱加贤为有幸参与见证煤业的蜕变深感骄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生产的投入力度,力争实现‘井下无人采掘’目标。”
(关键字:矿山 “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