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修复和改善锰矿区地质环境,近年来,雨湖工业集中区按照“以治理促发展,以发展带治理”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锰矿区示范工程建设,通过道路修缮、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等方式对矿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及恢复,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示范工程一期项目已经竣工验收,二、三期项目也已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
在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风筝广场,记者看到,广场的主体设施建设已经完工,中央及周边的空地都已被绿植和草皮所覆盖,绿化带、游步道等基础设施也基本铺设完成,正进行最后的扫尾完善工作。
据该项目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早前完成建设的矿山公园北广场,风筝广场的地理位置更加特殊,其治理之前属于矿区废渣堆放最为集中的区域,因此修复难度也最大。目前,经过深埋废渣、铺防渗膜、覆盖黄土、恢复植被等工序,原本的废渣集中区摇身一变,成为了现在的风筝广场,这里也将成为周边居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又一个好去处。
除了矿山公园之外,锰矿地区示范工程一期项目也已竣工验收,二、三期项目建设基本完工。据了解,整个示范工程项目区域范围共13.4平方千米,治理面积10.82平方千米,其中包括土地平整、道路改造、植被修复、废弃矿洞填埋等内容,通过综合治理,目前锰矿地区已恢复建设用地2500余亩,复垦农田约5000亩,重金属土壤修复3000亩,该地区居民原本无路可走、无水可喝、无房可住等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居民生活质量逐渐提升。
为了进一步落实锰矿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情况,6号上午,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一行来到雨湖工业集中区,实地查看了锰矿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雨湖工业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示范工程为支点,撬动锰矿地区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开发建设雨湖产业新城,努力实现从“百年锰都”之殇到“产业升级”之路的蜕变。
(关键字:地质环境 湘潭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