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与松下暂停扩张电池产能

2019-4-17 9:44:0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朱海燕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上周,松下宣布将暂停与特斯拉合资的 Gigafactory 的产能扩张进程。原本按照计划,松下将投资 9-13.5 亿美元把位于美国内华达州 Gigafactory 的产能扩大 50%,从目前的 24 GWh/年增加到 35 GWh/年。

而特斯拉的 CEO 马斯克周末也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说,松下在特斯拉超级工厂的电池生产线产能是 Model 3 产量的限制因素。

只不过,如果按照今年一季度特斯拉总出货量6.3 万辆、Model 3 出货量 5.09 万辆的水平,以 Model 3 高配的最大电池容量 75 kWH 来估算,Model 3 电池的总产能大约 3.8 GWh,松下的产能显然是可以满足这个产量的。

在电动车行业,电池厂和汽车厂相互绑定、甚至合资建厂,对双方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发展策略。开创合资模式的厂家,正是日本的松下。通过与丰田合资建立 Panasonic EVEnergy、与特斯拉建立 Gigafactory,松下曾经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

但从 2017 年开始,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宁德时代出货量 11.8 Gwh,超过了松下的 10 Gwh,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车电池厂。而松下最重要的客户,特斯拉,也在 2017 年开始交付售价更低、预期销量更大、出货时间更紧张的 Model 3。

到了 2018 年,随着特斯拉加快 Model 3 的交付速度,松下的生产和经营压力开始变大。虽然 2018 年前三季度松下的电池业务收入 522 亿日元(约 31 亿元人民币),比 2017 年同期的 413 亿日元(约 25 亿元人民币)已经大幅增长,但因为要提高生产速度、招聘更多工人,在利润反而出现了扭盈为亏,前三季度亏损 157 亿日元(约 9.4 亿元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松下与特斯拉的合作出现了放缓。

所以,松下、特斯拉现在的状态就是,随着特斯拉 Model 3 对量产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松下电池业务开始不赚钱、扩张意愿降低;而特斯拉也得开始要建造更多的工厂、寻找新的电池供应商,例如在上海规划的新的超级工厂。

而在电池供应商方面,特斯拉为上海工厂找一个中国电池厂是越来越有可能的事情,而它的选择其实不多。

目前,全球范围内动力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变得越来越集中。2018 年,前三大汽车电池生产商中国宁德时代、日本松下、中国比亚迪,合计占了全球市场的 55%份额,比 2017 年的 45%大幅提升。

其中,松下是靠特斯拉。2015-2018 年,出货量分别为 4.6 Gwh、7.2 Gwh、10 Gwh、20.7 Gwh;比亚迪基本自产自销;宁德时代增长极为迅速,通过跟北汽、上汽、广汽、吉利、宇通、宝马、大众、本田等车企合资建厂锁定订单,2015-2018 年,出货量分别为 2.2 Gwh、6.8 Gwh、11.8 Gwh、23.5 Gwh,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而且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的时期,通过主动降价发动价格战,在国内市场份额提升到超过 40%。

在业绩上,宁德时代经历了 2018 年营收增长 50%、净利润下滑 8%的短暂低迷之后,今年一季度预计同净利润同比增长 140-170% ,说明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当中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后,也进入到收益期。

 

(关键字:电池)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