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供暖方式简史

2019-5-17 13:50:3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幅员辽阔,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导致了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其中温度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虽然四季相同,但温差巨大,每年冬季,身在海南的人还穿着短袖吃冰糕,北方的人们早已围着火炉烤红薯。虽然自然环境无法改变,但生活环境通过我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早已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就那面对冬季严寒来说,通过我们劳动人民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如今在冬季寒冷的地方,我们都用上了各式各样的取暖设备,过上了四季如春的生活。对于冬季取暖来说,我们国家经历了那些阶段和那些方式,今天冷暖君就简单梳理一下:

第一阶段,解放初期到70年代初,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贫穷落后,自然资源匮乏,冬天取暖基本都是属于半原始状态,寒冷地区的人们,冬季只能靠裹着几层大棉袄,点点木柴木炭取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的开发,我们的取暖进入了第二阶段,煤炭有了一定的开采供应量之后,人们在冬季开始燃烧煤炭取暖,这比以前提升了一个品质级,煤炭燃烧不产生浓烟,燃烧热量高,不只能取暖还能烧水做饭,煤块煤球蜂窝煤成了冬季家庭的必备品;

接着再往下发展,我们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工业也开始大步发展,全国很多城市开始建立热电厂,热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蒸汽,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一想,这么多的热蒸汽,用来冬天取暖多好,于是诞生了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集中供暖属于第三代供暖技术,但集中供暖只能覆盖一部分周边的城市居民,覆盖不到的地方还是只能延续传统的供暖方式。

进入90年代以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第四代的新型供暖产品空调开始进入人们生活,可以说空调的出现将我们的生活水平一下从落后带入了现代化。空调是以电为能源,既解决了制冷和制热两方面的需求,又不产生排放,让室内环境提升了一个等级。但空调的核心功能是制冷,制热属于辅助功能,而且冬季用空调制热取暖很不舒适。热对流的取暖方式让室内空气干燥,体感很差,而且能耗高电费高,又不经济;再发展到20世纪后,我国天然气开始大面积普及,为了提高供暖效率和舒适度,以天然气壁挂炉为代表的水地暖系统也开始流行,水地暖很好的解决了供暖舒适度的问题,而且设备体积小,应用环境没有什么太大限制,为南方地区的冬季供暖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但燃气供暖的方式能耗依然相对较高,而且结构相对复杂,对施工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壁挂炉本身使用寿命在10年左右,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进入21世纪,全球环境改善与治理被广泛关注,能源结构转型成了全球议题,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开始应用,供暖行业也由此进入全新的第五代清洁高效和智能供暖时代,由此产生了科技含量高的全新电供暖,其典型产品有电热膜地暖、碳晶地暖、碳纤维地暖等等,新型的电供暖系统普遍具备节能高效、智能化、使用寿命长等突出特性,其中以碳纤维电供暖系统表现尤为突出,其优秀的材料特性、高效率高智能化、长期稳定超过50年的使用寿命等,在电供暖行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但目前国内碳纤维原料等级相对较低,核心材料技术几乎被日本垄断,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选择品牌好质量有保障的产品。

(关键字:制冷)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