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各车企负责人对行业发展给出了这样的研判

2019-7-3 9:52:3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7月1日-3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正式召开。作为年度最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盛会,大会立足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众多院士、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负责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代表、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参与对话交流,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明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那么这些专家和车企对未来新能源产业作出什么样的行业研判,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政策制定和未来新能源产业布局方面,包括部委领导及各个主流车企负责分别给出了研判。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表示,2018年年底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是290万辆,其中乘用车占了75%,客车占了17.5%,货车占了7.3%,乘用车当中纯电动76.5%,插电车占了23.5%。面对未来的发展,推动燃料汽车的电动化,相当于远程公交、城际物流、长途物流,燃料汽车具有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它是适应市场最佳需求的最佳选择。目前,我们国家有15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氢能优势的八个地区进行示范性商业化运行,加氢站15座,再建20多座。常年的示范告诉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是构建制氢、储氢、运氢加速商业运营一体化的氢能体系,下一步加强对特定氢能优势的区域进行全体系的建设才能推进。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都有一个试点先行的经验。

同时,万钢还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首先面向2035年,建立新的产业发展规划,解决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把握好新旧动能转化的节奏;其次大力培育新动能的同时,助力传统内燃机的升级,推动新旧动能的平稳转换;然后,面向智能化汽车要制定健全的法律和规制保障;最后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我们正在研究从补贴政策到非财税的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的积分制将实施下来同时要加块碳交易制度的建设来形成逐步的转换,支持氢燃料汽车和公共交通。

工业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还补充道,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了127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2019年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万辆和4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1.5%,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市场退坡的情况下,为平稳过度,全面融入全球供给体系,明确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支撑,工信部召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工作。新规划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兼容多种技术路线;二,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外的关系,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能够看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仍将大力度投入,在建设指导纲领和法律法规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而且下一阶段国家或将增加燃料电池汽车扶植力度。对此国内外各大车企也给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宝马集团董事傅乐希(Klaus Frhlich)称,中国的客户是对数字化需求要求最高的群体, 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正成为数字化和移动出行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同时中国持续推动这些变革。2025年,预计全球15%至25%的汽车将实现电动化——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而宝马集团的战略目标一直期望在可持续出行方面取得技术和创新的领导地位。多年来,宝马一直在两大领域,即数字化和可持续传动技术,研探多种未来创新技术,包括涉及全面互联、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下一代高效动力发动机、电动出行及氢燃料电池等六个核心话题。宝马确信,这些目标与中国的未来出行愿景完美契合,尤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互联汽车,到2023年,宝马将提前两年提供25款电动汽车。

而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则表示,对于汽车行业大变革,大众集团将要抓住变革的机会,着力于构建智能共享和电气化的时代。对于未来的产品规划,迪斯表示,到2028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约70款全新的电动车型。与此同时,计划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将来自中国。到今年年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推出14款新能源汽车,包括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朗逸电动版、迈腾GTE、奥迪Q2L e-tron和奥迪e-tron。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大众汽车ID系列也将来到中国市场。其首款车型为SUV,将于2021年底推出。

到2020年,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将在佛山和安亭工厂投产,合计年产量将达到60万辆。除了全球统一标准的MEB平台,合资企业江淮大众将与西雅特共同开发一款小型电动汽车平台,未来2-3年,西雅特品牌也将进入中国市场。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李赫埈表示,今天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为此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44款以上新能源汽车,为此我们正在研发全新的电动车品牌EGMP,这一品牌将于2020年研发完成。

另外,现代汽车认为氢能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新能源,于是现代汽车集团发布了氢燃料电池车2030愿景,推出了氢燃料电池车年产销50万辆的目标。现代汽车与业内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而且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在国内现代汽车与中国清华工业园合作,成立了规模1亿美元的氢能基金,该基金将服务与完善氢能产业链,用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孵化初创企业。

合资品牌已经逐步加快了新能源汽车布局,其在产品、技术平台以及合资工厂等领域均给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那么国内车企怎样应对这一趋势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影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三大关键问题,首先便是行驶安全性,这是关键的前提,是消费者关切的头等问题;其次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商业模式的总成本决定了商业的可行性;最后则是基础设施的便利性。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走高,近年来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报道的比例是有所增加的,按照安全事故场景来看,充电占比29%,行驶占比19%,停放占比19%,未知占比33%,在电动汽车安全事故中,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成为关注热点的核心。徐留平建议,一是强化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的强制执行;二是强化从业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要坚决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三是强化公开透明,及时发布信息,正面回应社会关切;四是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电动汽车基础技术研究;五是深度关注用户使用过程。

另外在集团战略层面到2030年,一汽集团将实现两个主流乘用车平台,产品覆盖A0级到D级,品牌覆盖红旗、奔腾、解放等。同时,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将在2025年达到40%,2030年达到60%以上。此外,一汽和合资企业间的协同将在2030年大幅提升。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则表示,在产业回归市场的大背景下,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正是现阶段市场给出的最优选择,北汽集团在全面新能源化的2.0时代,稳步推进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的“三线并举”的技术路线。同时将专注产品的品质化,为提升产品质量和感知质量,北汽集团正积极推进全谱系产品的换代升级,同时也将普及搭载高度智能网联功能,推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精品车型。

而且稳步推进“擎天柱”计划,目前北汽集团已在厦门等7座城市累计建成换电站139座;在电池回收体系,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作为工信部协同试点计划,正式落地河北黄骅。

而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以创新驱动,突破至暗时刻,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的发言中明确强调,未来的发展趋势很明显2023年将会是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年,届时新能源汽车会和传统汽车一争高下,而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结合也是汽车产业的完美结合。

面对补贴退坡形势,朱华荣提出国家层面,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超前性、可持续性、推动公共领域切换新能源汽车;行业层面,要抱团取暖,携手前行,聚集资源,快速突破行业共性难题;企业层面,要回归初心,聚焦用户的产品、服务的体验;社会层面,消费者、媒体要关心和支持电动汽车产业,要包容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试错”。对此长安汽车要在2020年实现智能化,到2025年,累计推出25款深度学习的智慧新能源汽车产品,覆盖EV、PHEV、FCV等产品。

同时,作为国内最早转型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比亚迪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2018年的低迷后,2019年反而出现了两位数的下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过了高速增长阶段,未来中国车市销量增降幅不会超过5%。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是机会大于挑战。王传福预计,2019新能源增速虽然会放缓,但依然会后40%的增长,比亚迪则会达到70-80%的增幅。

当然,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自然而然少不了新造车势力的存在。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希鸣表示,在传统汽车主要的核心技术是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上面,传统的底盘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也在变速箱发动机有大量的进步,但是离世界最先进的百强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进入电动车领域,平台开发的理念更加重要,所以现阶段所有企业都在争相开发全电动车平台或者新能源平台。另外,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电芯在不同的温度、使用寿命上,它的特性变化,如果作为整车厂没有深入地了解,是很难把电池管理性能做好,所以制造研发电动汽车平台尤为重要。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