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理带来河清树绿——清镇市青龙村汞污染治理故事

2019-8-6 13:52:48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曾经汞污染的重灾区,现在变成了青山绿水靓丽的公园。贵阳市清镇市青龙村东门河右二支流在40多年前逐渐受到汞污染,河水发黑,土壤变黑。如今,在生态建设进程中,得到根本治理,8月9日,记者走进河水流经的清镇市红枫生态体育公园,河水清亮弯弯流过,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

漂亮的公园怎么与汞污染联系在一起呢?在清镇市环保督察办负责人张璘玮的介绍中,记者了解了其中原由。

上世纪70年代,原贵州省水晶有机(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汞触媒合成生产醋酸,在长达十几年的生产中向外界排放了大量未经处理的含汞废水,导致青龙村东门河右二支流沿河道土壤受到了重金属汞污染。1997年该厂被禁止使用汞触媒工艺合成生产醋酸。

“原来土壤是黄土,慢慢变成了像碳一样的黑土。”周边村民回忆以前的样子。

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治理方案不明确、资金支持不够,此后一段时间里,如何治理汞污染成了摆在清镇市面前的一道难题。从事环保工作20余年的清镇市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唐松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行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地处贵阳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百花湖上游的清镇市清龙村汞污染治理再次被提上日程。

“由于该河域的水最终将进入百花湖饮用水源地,如果不能彻底解决污染风险,这就是卡在清镇市委、市政府上的一把刀。”张璘玮说。

2015年初,清镇市尝试采用贵州省环科院专利技术,从土壤中提取重金属汞来治理,但经过综合测算,治理费用高,处理效果并不能将汞完全去除,更兼顾不了修复治理、经济可承受、项目生态效益。

能否寻找一个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做到修复治理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2016年,清镇市经过多次咨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通过反复研究汞污染特性特点、污染风险、来源去向等直接影响生态效益问题的关键核心,先后经过9次专家论证,最终采取以“污染物不迁移、不扩散、控制风险”的原则,采用“覆土+植物修复”的技术路径进行治理修复。

2017年2月,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按照以“覆土+植物修复”为主的治理技术路径同步建成生态环保公园达到修复治理方案。

治理的工艺是把汞封存在地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记者提出疑问。

“每个月第三方机构都会开展土壤、水体(含地下水)、大气中汞的监测,防止出现环境风险,从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都在规定范围内。环保部门也会定期进行监测。”唐松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昔日汞污染,今日生态园。在治理汞污染的同时,清镇市在原地建起了生态环保公园,不仅防止了污染物扩散,杜绝了环境风险,还让清镇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由于该河域的水最终将进入百花湖饮用水源地,如果不能彻底解决污染风险,这就是卡在清镇市委、市政府上的一把刀。”张璘玮说。

2015年初,清镇市尝试采用贵州省环科院专利技术,从土壤中提取重金属汞来治理,但经过综合测算,治理费用高,处理效果并不能将汞完全去除,更兼顾不了修复治理、经济可承受、项目生态效益。

能否寻找一个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做到修复治理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2016年,清镇市经过多次咨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通过反复研究汞污染特性特点、污染风险、来源去向等直接影响生态效益问题的关键核心,先后经过9次专家论证,最终采取以“污染物不迁移、不扩散、控制风险”的原则,采用“覆土+植物修复”的技术路径进行治理修复。

2017年2月,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按照以“覆土+植物修复”为主的治理技术路径同步建成生态环保公园达到修复治理方案。

治理的工艺是把汞封存在地下,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吗?记者提出疑问。

“每个月第三方机构都会开展土壤、水体(含地下水)、大气中汞的监测,防止出现环境风险,从目前监测的数据来看都在规定范围内。环保部门也会定期进行监测。”唐松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创新探索 汞污染治理的“清镇样本”

昔日汞污染,今日生态园。在治理汞污染的同时,清镇市在原地建起了生态环保公园,不仅防止了污染物扩散,杜绝了环境风险,还让清镇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关键字:重金属污染)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