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杭州来了!2019年8月15日,《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对于垃圾分类新规,杭州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分类标准。《条例》与此前网络流传的“四分法”一致,杭州垃圾将按照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来区分。根据国家最新垃圾分类标准编制情况,杭州市“其他垃圾”桶所用黄色也将在2020年底前逐步更新调整至灰色。
生活垃圾以后这样扔
《条例》中可能最为直观的改变,就是杭州市民叫快四年的“餐厨垃圾”这次要改名字了。杭州市城管委公共关系处相关人士此前就曾透露,“目前网上流传的干垃圾、湿垃圾的各种类型,杭州不会细分,两者统归为易腐垃圾。”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易腐垃圾”从性质角度对垃圾进行命名,更易理解和操作,与后端处置匹配度也更高。“其他垃圾”的定义也更新为“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除了四分法外,杭州还为大件垃圾制定了专门的投放标准。为了有效解决大件垃圾处理难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条例的可操作性,《条例》中规定,大件垃圾今后将实行定时定点收集、运输。有条件的小区可以设置大件垃圾投放点,居民可以随时投放大件垃圾。收集、运输的时间和地点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告。
分类后的垃圾去哪儿?具体如下图所示。截至2018年,杭州全市产生垃圾为12600吨/日,全市共建成19座垃圾处置设施,其中有8个焚烧厂,3座垃圾填埋场以及8座餐厨垃圾处理场。待2020年临江焚烧厂等项目建成后,杭州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基本建成。也就是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有望达到2650吨/日。
“大棒”在手 强力提升投放率
为何垃圾分类一夜之间变得如此紧迫和重要?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杭州全市产生的垃圾量接近470万吨。在此之前的一年里,这一数字也高达450万吨。另据权威媒体此前报道,而这两年急速攀升的垃圾量也远远超过了1991—2006天子岭一期垃圾填埋场的总和。
早在2010年,杭州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超过3000个,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接近2000家,覆盖率达到九成以上。但据相关部门初步调查结果,尽管杭州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89.5%,但是真正执行率却不足35.20%。而执行率不高的原因一是分类标准不清晰,二是处罚力度不足。
也正基于此,对于乱丢垃圾、错丢垃圾的行为将处以更高额度的罚款。对乱丢垃圾、丢错垃圾的处罚,《条例》规定“ 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收集运输单位,将受到最高10万元的罚款。此外,取消了罚款下限。
提高违法成本,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同时,《条例》增加了征信处罚措施,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依法构成不良信息的,记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这也意味着,杭州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即将从宣传引导阶段转向宣传与执法并重阶段。
今后,杭州会加大执法力度,对个人的生活垃圾投放等进行严查,具体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研究中。每300户会配备一名垃圾分类专管员。也有可能使用追溯机制,例如袋子上印上二维码,可以直接追溯到每家每户。另据杭州市城管局副局长彭保华透露,2019年力争商业街区100%施行垃圾定时定点投放、10%的小区实现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关键字: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