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的城市颗粒物源解析结果也表明,近年来扬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大多数城市扬尘对PM2.5浓度的分担率仍有15%~25%。有专家表示,施工和道路是扬尘的重要来源,是城市扬尘管控的重点。
在2019年4月份,住建部发布通知,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工地和道路扬尘进行细化管控,其中要求应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
不论是对道路扬尘污染,还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实现多方位治理是主要方向。对此,专家建议要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扬尘污染的在线监测监控,从而实现对扬尘污染的多方位管控。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道路扬尘和建筑工地扬尘的治理上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科技治理模式,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网格化托起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相对集中,但比较复杂,涉及产生-运输-堆卸等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管控,多地启动了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可实现全天24小时实时掌握区内绝大部分在建工地施工场内PM10、PM2.5和噪声监测数据,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端、电脑端查看控尘设施运行情况、施工现场管理等情况。
实现建筑工地污染防治“一张网”,这就需要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要求工地都要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包括扬尘在线监测仪、气象监测仪、视频监控仪及数据采集仪等,再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和超标预警。
除了做好监测外,建筑工地在抑制扬尘方面也应用了很多科技产品,比如围挡上的喷雾系统和雾炮机,都是为了对工地进行“围剿式”降尘;雾墙、雾炮、冰雾盘等也组成了“城市空气净化器”。
道路扬尘治理:多手段实现广范围多时段监控
道路扬尘主要来自车辆等对道路积尘的扰动,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大环境下,道路扬尘的产生更分散,在城市的每一处都能发现。
对此,很多省市利用高清无人机对道路积尘进行巡查航拍,借助无人机飞行检查的机动性好、时效性强、巡查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对半径1公里范围内的扬尘问题进行扫描,对发现的问题利用高清摄像头拍照取证,同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锁定问题坐标。10分钟的飞行,就可以取得原先人工1-2个小时的巡查成果。
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也是治理道路扬尘污染的方式之一,通过车载的颗粒物监测系统,让车辆边走边测,其集成了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分析、地图匹配、视频监控、实时数据传输和自动化统计等功能,监测粒径小于75微米的道路积尘。
除了上述提到的科技产品和平台外,我国还研制出了治理扬尘的抑尘剂——结壳抑尘剂和道路抑尘剂,通过与水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后,结壳抑尘剂能形成一个相对坚硬的外壳,防治建筑工地的堆积物表面扬起沙尘,道路抑尘剂可以将汽车轮胎以及车身上掉落下来的尘土粘在地面上,这些抑尘剂可以保持10—15天。
我国的大气污染已经到了质量管理和多源类多污染物协同管理的时代,防治措施更综合、更精细、也更科学,这也不仅仅是表现在扬尘污染治理上,在工业、移动源等污染治理上也同样如此,在此推动下,我国最终会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目标。
(关键字: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