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安山煤矿125207智能化工作面传来喜讯:该矿首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实现“精准落户”,工作面所有设备操作实现地面“一键启停”和在线监控。同时,实现了采煤机记忆自动割煤,工作人员由近距离操作转变为远程操作。
质变:智能化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
“工作人员请注意:胶带机准备启动……破碎机启动……转载机启动……刮板机启动……采煤机启动……”
4月18日,在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安山煤矿联建楼分控中心,一组设备预警提示音相继传来。只见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通过高清大屏可以看到井下几千米深处一台台“钢铁巨兽”井然有序地运作起来:运输设备依次启动运转,采煤机开始自动割煤,一台台支架按照既定程序完成推溜、降架、拉架、支撑……在地面分控中心,伴随着机身仰俯角、立柱压力、油缸行程等各类数据的快速跳动,智能采煤系统已然将原煤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地面。
这就是安山煤矿125207智能化工作面正常回采的作业场景。没有了机器轰鸣、煤尘飞扬和忙碌身影,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远程操作完成一系列复杂的采煤工艺,标志着该矿125207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执念:复杂条件下的艰难求索
安山煤矿125207智能化工作面作为陕煤集团2020年2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陕北矿业“2020”智能化建设、“一优三减”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上马智能工作面,从项目论证、立项到设备配套、安装,再到运行测试、投入生产,该矿全力以赴,主动着眼难点,聚焦高点,联合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商共同攻关,汇集行业先进技术成果,力求实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开采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采煤机的记忆截割和三角煤工艺,工作面激光雷达惯导技术,液压支架跟机范围突破6米/秒,工作面支架、超前架、自移机尾设备联动操作,工作面动力系统远程监控等等,通过理论研究、技术讨论、系统开发、反复论证、现场应用一系列有力举措,最终历时8个月,安山煤矿首例125207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终于得以“落户”。一季度在疫情大考面前,274米长的工作面日割煤量曾突破23刀,超额完成产量73.8万吨,为疫情期间保障能源供应立下了大功。
突破:智能开采模式应运而生
为了确保智能化开采成功应用于生产实际,该矿探索出适合于安山煤矿井下现场独有的智能开采新模式。
通过4G“无线+有线”的IMS-ADC智能控制技术和工作面全覆盖增强可视化远程监控系统,将监测数据、控制数据、视频数据进行独立传输,做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工作面实际三种智能对话,保证信息传输互不影响、实时处理,实现生产过程中整个工作面全流程自动化开采。
如今,在这个近300米的工作面上,所有采煤设备全部由传感器、红外发射/接收器、摄像仪、定位仪和通讯基站等信息控制单元,仿佛整个工作面智能开采的“神经系统”,精准捕捉设备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信号,细微观察采煤机的运行位置、支架的运行状态,全面诊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即时通过网络传输给顺槽监控中心这个“运行大脑”,保证整个工作面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