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8000吨以上:山能淄矿许厂煤矿老矿不服老产量创新高

2020-9-3 9:08:3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一个资源枯竭、濒临关停的矿井,在最后时期依然实现日产8000吨以上。9月1日,从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许厂煤矿公司了解到,8月份,该公司通过大力开展“采煤攻坚会战”行动,在临近收尾阶段产量不减反增,创出了近年来日产量和月产量最高水平。

据了解,随着关井闭坑时间日益临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剩余时间抢收煤炭资源,成为了该公司当前面临的一大重点攻坚课题。为此,他们通过对采煤、提升运输、选煤、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分析诊断,合理优化劳动组织、机电系统,在有效保障回撤进度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实施高效化生产,最大限度实现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净、颗粒归仓。

想要保障高产量,首先就要解决劳动组织问题。该公司经理张浩介绍,随着近年来走出去职工不断增多,目前该公司在册员工仅剩800余人,仅有顶峰时期的四分之一。因此,他们主动打破各工区之间的用工“壁垒”,由统一对井下各项工程用工量进行分析测算,通过合理调整作业计划和生产组织,集中“兵力”主攻主力采煤面,全力以赴为安全高效推采创造有利条件,有效保证了开采效益最大化。

人员组织到位、思想认识更要到位。该公司结合当前生产需要,将“讲奉献、讲担当、讲作为”列为了阶段性形势任务教育重点主题内容,并进一步合理调整精益市场化工资分配制度,大力营造“多劳多得、多干多收”的浓厚氛围,8月份,该公司干部职工累计主动献休2800余班次,该公司累计生产原煤25.1718万吨,平均日产量8119.9吨,人均产量创出了建矿以来的历史新高。

为有效帮助生产工区腾出精力攻主业,该矿组织机关人员成立了“义务突击队”,轮流分组下井担负物资回撤任务,共组织机关人员87人次累计撤出各类电缆8000余米、铁路1601条、托辊2421组,极大地缓解了井下工区的工作压力。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生产高峰期,作为煤炭运输‘大动脉’的机电提升运输系统,更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大意。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每天全矿两个小时的集中检修时间,对各类设备全面排查维护,针对发生的突发性事件,“争分夺秒”组织抢修,坚决不让机电故障成为高效生产的“绊脚石”。

采、运环节措施得力,洗、销工作也不甘落后。8月30日一大早,博选公司许厂选煤厂厂长王希国早早来到重介车间,查看起了现场设备运转情况,此时距离他前一天离开车间仅仅过去了5个小时。王希国介绍,针对重介车间大矸石处理、杂物拣选等压力较大岗位,由党员干部带头补岗充实力量,有效保障了各项工序流程的顺利衔接。

煤运科、营销科则按照“全力以赴保生产”的思路,持续加大铁路和地销“双通道”运输力度,积极开通增加火车运量,同时不断拓宽地销运输通道,通过灵活多变的组织营销,既保障了矿井生产,又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高效生产经营取得的丰收硕果,是全公司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继续把这种‘上下一盘棋、奋力勇担当、务实克难关’的精神和状态坚持到矿井关停最后一刻,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项攻坚突破任务目标。”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志刚说。

(关键字:矿业)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