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煤炭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在会议中指出:“总体上,我国85%以上的煤炭消费已经基本实现清洁高效利用和超低排放。”
具体来看:我国接近90%的燃煤发电机实施了超低排放,能效大幅度提高;民用散煤用量已压缩到2亿吨以内;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2019年降至57.7%;新兴的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项目全面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污废水“近零”排放和VOCs治理;
同时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取得重大成果。
比如,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等成套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建设了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商业装置;开发了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建成了世界首套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业化生产装置,首次实现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原料的转换。
此外,我国在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我国还不断涌现出低碳花园式、友好型煤矿。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
有专家指出,煤化工里的煤原料可利用的成分占70%-80%,利用率并不高,有一部分灰分、杂质类的物质无法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废渣、废水和固体废弃物。
结合我国确立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重在工业,重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主要在燃煤发电和现代煤化工两个方面。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建议国家要对煤化工、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建立法规标准,并且严格执行。
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将清洁燃煤作为清洁能源取暖的兜底补充,但目前洁净煤依然存在着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市场运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是关于哪些地方“宜”煤,“宜”什么煤等问题并不明确。此外,洁净型煤的推广力度上仍有待加强。
清洁燃煤作为清洁能源取暖的兜底补充。目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的装机量大幅度提升,全国及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进行支持和推广。在此背景下,燃煤排放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压力正在逐渐减小。
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也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方面。2020年-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已经打响,对于一些用煤取暖的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及其周边和汾渭平原地区,将推进清洁取暖作为重污染天气防治的主要任务,因地制宜确定了散煤替代的具体目标。
(关键字: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