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电池日”发布会 年内建成6000个充电桩

2021-3-16 13:15:17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总部沃尔夫斯堡举行“大众电池日”活动,从其电池工厂的布局、未来电池形态、解决充电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讲述,并展示了针对未来10年的电池及充电技术路线。而此次发布会也正如此前猜测一致,并没有新车亮相。

逐步扩大产能

大众集团计划到2030年,在欧洲运营6家超级电池工厂,每家工厂的总装机容量可达40GWh,完工后预计每年生产总能量值为240GWh的电池。为了应对需求的增加,大众汽车与Northvolt公司进行合作,将其优质电池的集中在瑞典谢莱夫特奥的“Northvolt Ett”工厂进行生产,这些电池定于2023年开始,将逐步扩大到40GWh的年产能。此外,大众集团还将建设位于德国萨尔茨吉特的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年产能也将达到40GWh。

固态电池才是最终电池形态

大众汽车认为,未来汽车的动力电池的终极目标形态将会是固态电池。而大众应用的固态电池,是将隔膜从多孔隙隔膜变为陶瓷隔膜,不使用液态电解质,负极由石墨变成锂金属,正极由三元材料变为正极金属材料。

而此前蔚来就曾表示,蔚来固态电池采用高性能硅碳负极,纳米级包覆,超高镍正极等核心技术,实现了36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但此次推出的并非全固态电池,而是半固态电池,这也是其能够快速商用的原因之一。

此外,大众集团表示车辆使用固态电池之后0-80%的充电时间缩短为12分钟,将电池充满也只需要20分钟即可。

采用标准化电芯

大众集团将会采用标准化电芯设计,可实现众多接口的标准化,并让大众汽车在不同配置下更具有拓展性,应对不同的性能和续航需求。此技术将于2023年推出,并在2030年可实现跨品牌安装并覆盖大众汽车旗下80%电动车型,使电芯在量产车型中的成本降低30%,入门级车型将降低50%,并且大众汽车已做好磷酸铁锂、高锰、镍钴锰和固态电池的技术布局。

向CTP和CTC技术发展

大众汽车将对CTP(Cell to Pack)和CTC(Cell to Chassis)技术领域的研究,大众的CTP技术或将基于现在的MEB的尺寸外包络来开发,即对电池包的内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但尺寸仍保持在原有范围之内,可实现电池结构的复杂性、成本、重量、厚度的降低。

而此前特斯拉Model 3所采用的是基于21700集成化大模组,已经展现出这种趋势效果,使Model 3仅电池成本就能够降低35%;再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也是通过多个长条形大模组组合的电池模块;以及宁德时代CTP技术是基于高镍三元锂架构的多个大容量电芯组成的标准化电池包。

此外,CTC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系统集成,节省空间,以底盘为核心模块,搭配不同的车身,也将会在未来成为主流。

回收95%以上电池原材料

在电池的回收方面,大众汽车将在位于萨尔茨吉特的首个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试点工厂进行,该工厂的目标是打造原材料回收闭环管理体系,对锂、镍、锰、钴、铝、铜和塑料等有价值的电池原材料进行工业化回收,再通过湿法冶金术,使用水和化学试剂将不同原材料分离处理。从长远来看,目标是回收95%以上的原材料。

解决中国充电问题

大众汽车为解决中国私人充电桩不足、充电效率差等问题,在今年借助旗下合资公司开迈斯在8个城市铺设500个充电站、6000个充电桩,并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市场建成1.7万个充电桩,充电功率从120kW至300kW。

此外,大众集团还将开发壁挂式充电盒实现反向快充功能,以ID.3为例,其反向快充可供家庭用电5天以上。最后,大众汽车将在2025年在中国投放15款纯电动汽车,并希望2025年在中国售出超过200万辆纯电动汽车,而终极目标则是期望早日实现免费充电的美好愿景。

 

(关键字:大众汽车 充电桩)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