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明珠 时代骄子——奋进发展中的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7-7 9:49:28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子、有色金属工业人才摇篮、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创建于1954年9月,是新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厂67年来,累计生产铜铅锌铝1018万吨,同时出技术、出人才、出精神,为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目前,集团注册资本74.05亿元,产品40余种,业务涵盖铜、铅、锌、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和金融投资贸易等领域,国内矿山开发立足白银、陇南、陕西、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等省区资源基地,国际拓展延伸亚、非、欧、南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采选产能1000万吨、铜铅锌65万吨、黄金15吨、白银500吨、有色金属加工材6.6万吨,发展成为具有深厚行业积淀、国际布局领先的跨国集团公司和优质公众上市公司。

1956年12月31日,新中国西部万吨级大爆破,拉开了白银公司艰苦创业、资源大开发的序幕。惊天一爆的蘑菇云冲天450米,7座山峰削去50米。国内首次、国外罕见的万吨级矿山大爆破,永载共和国有色冶金史册。

1960年6月14日,公司用现代生产工艺炼出了甘肃历史上的第一炉铜水,1979年,独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炼铜法”;创造了连续18年铜硫产量、产值、利税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的辉煌,谱写了出产共和国三分之一铜金属的佳话,并先后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及其他行业输送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2万余名。1984年,国家地矿部和甘肃省政府专门为“铜城开拓者”立碑。因企设市、因企得名,孕育了我国唯一以贵金属“白银”命名的城市,为现代丝绸之路增添了一座璀璨耀眼的“中国铜城”。

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白银公司进行了艰辛曲折而不懈的探索。1995年,建成“两厂一矿”;2007年,完成政策性资产重组;2008年11月,成功与中国中信集团战略合作,实施股份制改造;2012年6月,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造。2017年,实现整体上市,开创了省属国有大型企业和有色行业企业整体上市先河,并以工业产能、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翻番,再造了一个全新的白银公司,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出了成功探索,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典型示范。

近年来,白银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全面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提升治理效能、转换发展动能,以豪迈姿态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着眼新阶段、高质量,产业发展构建新布局。近年来,白银集团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持续做强做优有色传统主业、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新布局,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白银集团改革发展实际,凝聚了共识和力量,彰显了高质量发展自信。

着眼拓存量、创增量,生产经营实现新突破。近年来,白银集团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正确处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生产经营持续向稳向好。与2015年相比,主要产品产量突破55万吨,增加14万吨;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增加6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460亿元,增加110亿元。集团公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体量与质量同步晋档升级,2020年,在全国企业500强排名第315位,在中国100大跨国公司排名第88位,在全国有色行业排名第19位。

着眼讲担当、求实效,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近年来,白银集团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整体设计和一企一策、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稳妥下放七项权利、整合优化资产资源,加力处置“僵尸企业”和移交“三供一业”。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持续加力,不断深化“三项制度”和混合所有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内控制度体系及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管理机制,深化改革走在省属国企前列。白银集团改革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国企改革100例。

着眼强治理、提效率,整体上市开辟新空间。近年来,白银集团严格对照上市公司标准,正确处理整体改制与转型发展的关系,瞄准整体上市目标,致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规范企业运营管理、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2017年,成功登陆A股主板市场,打通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成为甘肃省和有色行业整体上市的第一家。整体上市后,白银集团用好上市公司平台,资产实现证券化、股权实现全流通,并通过资本市场和股权运作并购优质资源项目,开拓产业发展新领域,实现基本金属与贵金属并重发展、国内与国际协同发展,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和跨国集团。

着眼补短板、锻长板,国际经营取得新进展。近年来,白银集团坚持“站得住是前提、走得稳是关键、图发展是根本”和“做优做强存量、审慎发展增量”原则,正确处理国内发展与国际化经营的关系,“走出去”放大技术优势、深化股权运作、强化战略合作,发展并优化境外业务,形成了极具发展潜力的效益增长极。首信秘鲁公司选铜项目打造了在南美洲输出综合利用技术的“金字招牌”,南非第一黄金公司成为南非第一、世界前十的黄金企业和全球第一大铂金、第二大钯金公司。与国际巨头构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生产物料供应渠道,形成了全球配置资源格局。

着眼抓项目、求突破,创新驱动集聚新动能。近年来,白银集团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正确处理利当下和谋长远的关系,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完成178亿元,项目建成52个、在建22个,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9.16亿元,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项目430项,完成授权专利451项。湿法炼锌建成世界第一大焙烧炉,“闪速炉”“白银炉”工艺优势互补稳居世界先进水平,核聚变超导电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铂系金属开发填补了国内铂产业空白,工业物流建成省内最大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甘肃德福项目填补了省内铜箔产业空白,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

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党建引领发展得到新彰显。白银集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近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中心、支撑大局、引领发展,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保证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统一。公司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两级党委建立了“189”党建工作高目标体系,大力推进“五好班子”建设,基层党支部开展“7+5”活动,在党员队伍中开展“一创二亮三比”“党员先锋岗”和“双向培养”等主题活动,创建了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三项格局”,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一体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一体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机制,管党治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着眼为了谁、依靠谁,造福于民展现新担当。近年来,白银集团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住,作为企业价值所求,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扛牢脱贫攻坚帮扶责任,精准聚焦、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累计直接投入帮扶金6020万元,帮扶甘肃省会宁县、靖远县、成县3个县8个乡镇34个村4623户如期实现脱贫,累计向地方和社会抗洪救灾、疫情防控、光彩事业等捐赠2875万元。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职工收入环比以5%的增速实现“小步快跑”。把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2020年年初,举全集团之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海外紧急采购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驰援地方,4000多名党员自愿捐款49万元,4000多名非党员职工自愿捐款18.7万元,621名干部职工踊跃无偿献血12.5万毫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实现复工复产率100%,建设项目开工率100%。

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站位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白银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顺应新发展格局,塑造新发展优势,把握机遇育先机,主动作为开新局,形成了“十四五”期间“1245”的发展战略。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明确“一个定位”,突出“两个抓手”,推进“四大攻坚”战,实现“五个倍增”目标。

一个定位,指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有色金属运营商。在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规模效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做到国内一流水平。

两个抓手,指以“三化”改造为抓手,实现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以对标一流企业为抓手,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四大攻坚战,指全面创新、资源保障、机制改革、平台运营能力提升。

五个倍增目标,指“十四五”期间实现工业总产值倍增、营业收入倍增、经营效益倍增、采选综合能力倍增、职工收入倍增,逐步形成企业效益更优、竞争力更强、职工生活更好的新格局。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白银集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传承荣光,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坚韧不拔的历史耐力,奋力书写“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关键字:有色)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