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行业研究报告:消费升级驱动景气向上,对标发达国家空间可期

2021-7-13 10:23:03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 经济发展催生冷链运输需求,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速

冷链物流一般指为保证产品品质和效能以及减少运输损耗,使货物始终处于规定的 低温环境下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包括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等环节,其对象产品分为一般产品和特殊产品,一般产品指农产品、畜禽肉类、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酒品饮料等,而特殊产品包括药品、化工品等。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从最初仅仅是延长食品储存时间的需求,到网购、生鲜电商、蔬果宅配等开始受 到消费者青睐,受益于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冷链市场发展迅速。

冷链物流总额持续攀升,需求总量连年增加。冷链物流总额代表了通过冷链物流流通的货品总值。我国冷链物流总额和需求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速连年上升。其中,2020 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下降。据测算, 2013-2019 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由 2.10 万亿元增长至 6.11 万亿元,CAGR 19.5%;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由 0.77 亿吨增长至 2.33 亿吨,CAGR 20.3%。

2. 上中下游紧密协作,共同推动冷链行业发展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冷链行业上、中、下游分别对应材料设备、运输仓储和行业应用 三个环节。其中,上游主要为材料供应和设备制造,涵盖了冷链设备原材料供应商、冷库冷藏设备制造商和运输车辆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运输、仓储,以及提供包装、分拣、贴标等增值服务的其他环节,涵盖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专业冷链企业等多类企业,是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的核心。下游对标需求可分为不同的应用领域,是冷链物流的现实应用和销售环节,一般包括食品冷链、医药冷链、化工冷链和电子冷链四大场景。

2.1. 上游材料部件竞争格局稳定,设备制造由分散走向集中

从上游材料供应来看,制冷剂和压缩机分别为冷链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具体而言, 冷链上游原材料包括保温材料、制冷剂、钢材、型材玻璃、蒸发芯体、黑白料等,零部件包括压缩机、电机、膨胀阀、蒸发器、换热器、冷凝器等,通过组装加工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冷系统。其中,制冷剂和压缩机为制冷系统的核心。

上游制冷剂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制冷剂包括氨、氮、氟、水和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热力学性能优异的氟制冷剂类最为常见,约占全球制冷剂总量的 53.1%。无氟制冷剂虽然投入应用时间早且环境友好,但效率低下、安全隐患较高, 一直不能成为制冷剂市场的主流。未来在无氟制冷剂产品取得主要突破之前,仍难以短期内替代氟制冷剂的应用地位。同时,氟制冷剂更新换代频率较高,根据 ODP和 GWP的不同,五年内替换了四代制冷剂产品。当下, 由于国内大部分制冷剂厂商对第四代制冷剂还处在测试阶段,其实现规模化应用还需要 一段漫长的时期,我国制冷剂市场正处于第三代对第二代制冷剂产品的更替期,二代制冷剂配额大幅削减,三代制冷剂迎来布局窗口期。

此外,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制冷剂市场产能集中度较高,现今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产品包括 R22、R32、R125 和 R134a,CR4 均在 40%以上,R22 和 R134a 的 CR4 甚至高达 67%和 74%。

制冷压缩机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稳定。制冷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心脏,其效率和特征决定了整个制冷系统的能耗。总体而言,制冷压缩机的竞争格局较为集中,2018 年制冷压缩机行业中,行业龙头美芝市占率达 33%, 第二、三名凌达、海立市占率也分别达到 21%和 11%。

上游设备制造市场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产生多个细分领域龙头。冷链设备作为冷链行业的基础,贯穿着整个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速冻装置凭借其便利性和高效性,应用最为广泛,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张,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34.5 亿元。贮藏环节,冷库设备在全国多个地区规模不断扩张,尤以华东地区率先发展,其 2019 年冷库设备容量占比 42.03%。运输配送环节,对应公路冷链、海运冷链等不同的运输方式,衍生出了冷藏车、 冷藏船等多种冷链设备。在销售环节,各类商用冷藏冷冻展示柜则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商超、便利店、生鲜市场等场所。

从市场格局来看,当下各类冷链设备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所涉企业颇多,但通过不断的行业整合和市场竞争,速冻设备、冷库设备、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商用展示柜这五 大细分领域产生了对应的市场龙头,行业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

总体来看,技术创新构建了冷链上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产冷链原材料和制造冷链设备的上游企业需要掌控制冷、保温、温湿度检测和监控等技术,由于不同产品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保存的效果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其变化机理,创造最理想的外部环境, 这对技术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我国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缺乏低温加工、包装和检测技术,存在制冷技术短板,导致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较 为粗放发展的阶段。

2.2. 中游冷链物流企业模式多样化,规模及运营能力构筑核心竞争力

从中游来看,运输环节结构优化和仓储环节规模扩张带动整个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运输环节所产生的价值最高,约占中游环节价值的 40%,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平分秋色,各占 30%。在运输环节,我国未来将转向多式联运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特色和组合效率。在仓储环节,目前在生鲜电商催化下,电商巨头和快递巨头加速布局冷链物流市场,冷库需求大幅上涨,仓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于 2018 年达到 5275 万吨。

冷链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多样化,规模和运营能力构筑核心竞争力。目前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者可分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及电商企业,分别以顺丰冷运、领鲜物流、九曳供应链、京东物流为代表。 根据其差异化的运营模式,也可将其分成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平台型和交易型八类。基于冷链物流行业较高的运输运营成本和全环节产业链必须协调高效运转的特性,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规模效应和一体化运营水平。

2.3. 下游食品冷链占比近九成,医药冷链前景广阔

从下游来看,冷链物流应用范围广泛,医药冷链前景广阔。冷链下游主要面向的是各类冷链应用行业。2019 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 2.33 亿吨,涵盖了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乳制品、速冻 食品六大类。同年,中国医药冷链销售总额约为 3395.03 亿元,与 2018 年相比,同比增 长 20.09%,且预计 2020 年将突破 4000 亿元,其运输产品主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口 服药品、注射针剂、生物药等。消费升级和生鲜电商的发展带动了近几年食品冷链的快速发展,随着医疗保障水平和市场对医药冷藏品的要求提高,医疗冷链则有望接力食品冷链实现加速发展,空间可期。

终端商用展示柜销量持续增长,龙头市占率不断提升。商用展示柜是冷链下游销售环节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满足客户终端销售、产品展示和企业形象宣传,可分为商用冷冻展示柜、商用冷藏展示柜、商超展示柜和商用智能售货柜。受益于消费升级和零售业门店扩产,2012-2018 年全球商用展示柜销量稳定增长,其中商用冷藏展示柜从 907 万台增至 1181 万台,商用冷冻展示柜从 363 万台增至 493 万台,且 预计 2020 年分别实现 1302 万台和 544 万台的销量。

当下,国内商用展示柜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大型垄断企业:一方面,国 内企业的商用展示柜业务大多集中于冷饮、速冻食品、乳制品等某一个或几个细分行业, 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行业内的多数企业为白色家电生产商兼容,专业型商用展示柜企业较少。考虑到商用展示柜行业非标生产的特点,客户进入门槛较高,且专业型商用冷柜生产商海容冷链竞争优势突出,未来其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整体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3. 行业历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3.1. 历经四十年我国冷链概念逐步形成

至 2008 年,中国“冷链”概念和产业链才真正开始形成。中国的冷链行业始于 20 世 纪 60 年代,为保证肉类、家禽和海鲜产品的市场供应、外贸出口及淡旺季调节,我国在主要产区和城市建立了大型冷藏仓库,并通过铁路冷藏车和水冷船连接,彼时的冷链资源仍非常匮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连锁超市业的发展,冷冻和冷藏食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各种先进的冷柜层出不穷。逐渐完善的零售终端制冷链加速了冷链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08 年北京奥运会供应标准带动我国冷链企业业务能力大幅提升,加上自贸区试点扩 大带来美冷、太古等外资冷链公司入局,中国冷链产业链开始真正形成,多方开始涉足冷链市场——除央企大力布局冷链外,食品企业等也成立了独立的物流公司,平台则开始试水生鲜电商。

3.2. 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及国家政策支持推动近十年来冷链市场快速发展

2009 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我国居民对生鲜食品品质要求的不断增强,冷链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持续在农产品冷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以及扶持措施,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19 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 2.04 万亿,同比增长 6.8%。而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生鲜电商大规模推广的因素,人们选择无接触配送降低感染风险,更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看中生鲜冷链市场,纷纷加入竞争。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5.3%。2020 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 3832.0 亿元,比 2019 年增长 440.8 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同比仍增长 13.0%,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3.3. 消费升级持续+医疗冷链未来可期,看好冷链行业短期及长期发展

消费升级为冷链行业短期景气度向上重要驱动力。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消费升级, 近年下游生鲜、速冻食品及低温奶等需求的凸显,带动我国冷链行业迅速发展。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从 2011 年的 547.1 亿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1149 亿元,并于 2020 年达到 1393 亿元。同时,2019 年巴氏奶市场规模达 343 亿 元,同比增 11.6%,且增速不断上行,预计 2018-2024 年复合增速 8.9%,高于常温白奶的 4.2%。广大居民对这些食品品质更高的要求,会带来更广泛的冷链需求。

医疗冷链前景广阔,空间可期。另一方面,随着疫苗类药品及生物制品需求量逐步增长,医药冷链市场将成为未来冷链发展的长期动力。各类生物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各种疾病新疗法的推出带来了医药产品的产量增加,且各医疗机构对冷链医药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导致人民对医药产品的消费意愿和质量要求增强,消费能力提升。基于此,医药行业逐渐升温,而作为医药运输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医药冷链也因此将得到快速发展。

4. 海外经验:欧美日领跑,中国冷链产业空间可观

发达国家冷链行业历史已有 150 余年,冷链物流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两年,北美欧洲日本的 冷链市场规模仍在稳步增长,2020 年北美地区冷链市场规模为 984.7 亿美元,欧洲冷链 市场规模为 789.4 亿美元,日本冷链市场规模为 176.5 亿美元。

4.1. 发达国家企业产业链覆盖度及科技投入高,保障冷链高质高效

美国: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冷链企业集中地,通过并购不提高行业集中度。全球范围来 看,美国拥有多家冷链物流巨头,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冷链物流服务,有极强的竞争优势。美国冷链行业集中度很高,龙头企业近年来收购活动较频繁。2020 年美国冷链巨头美冷宣布将于 2021 年收购美国第四大冷链供应商 Agro 集团,来提高新市场和现有市场的产能。这些美国的冷链巨头企业的业务范围综合性很强,运输网络遍布全美各地,区域分布均衡,使得冷链各个环节能够无缝衔接,最大化了整条温控供应链的性能和效率。

欧洲:海陆空运输发达,高冷链支出保障冷链效率。目前以荷兰和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国家冷链行业支出处于较高水平,2020 年欧洲冷链支出达到 62 亿美元。高冷链支出保障了欧 洲国家的冷链效率。

日本:持续科技投入保障冷链物流配送的高质高效。日本冷链物流企业的一大特点是数码分拣系统的普及。相较于人工分拣,机器分拣能够提高分拣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降低物流作业成本和人力成本。此外,日本两次冷链市场需求爆发大幅推进了冷链的建设,因此日本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在 21 世纪之前就已经相当完善。随后技术的进步,以及药品、电子冷链对温控需求的提升,也进一步驱动了日本冷链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如今,日本的冷链物流已进入成熟期,在国际冷链物流运输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4.2. 对标发达国家,我国有望进一步增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中国冷链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成长空间。美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冷链市场的领先性具体体现在基础设施、流通率、产品损耗率、交通运输、科技投入等多方面。

对标发达国家,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冷链在中国投资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进入冷链行业的资金既包括政府扶持措施相关的配套资金,也包括大量的产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其中,政府扶持措施相关的配套资金主要去向为冷链基础设施; 而风险投资的方向则主要是冷链领域的初创企业,尤其集中在生鲜电商板块。得益于这些资金的进入,冷链行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冷库建设和冷藏车建造是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核心的部分。

一方面,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且冷库发展不均衡状态较为突出。虽然2018年中国冷藏仓库总容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冷库总容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城市居民人均冷库容量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9 年我国冷库求租区扩增,全国冷库需求总量超过 312.58 万立方米, 主要冷库资源需求集中于山东、广东、上海等地。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冷 库时常处于满租甚至爆仓状态,冷库资源较紧张,而一些二线城市如合肥、长沙、太原等有时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这表明我国冷库发展仍不均衡。

随着我国进口肉类和水产品存储需求量不断增长、消费升级推动冷藏和冷冻食品需求的背景下,我国有望进一步加大冷链冷库的建设和升级,带来我国冷库增量上行和存量 优化,进而促进整个冷链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冷藏车保有量逐年攀升,智能化、环保化、规范化成未来冷藏车发展趋势。一直以来,我国冷藏车数量以及人均冷藏车保有量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随着近几年冷链行业的发展和政策推动,我国冷藏车的产销量逐年增大:2020 年中国冷藏车销量为 6.7 万辆,同比增幅近 4 成,无论是销量还是同比增幅均处于历史最高位。2020 年中国冷藏车市场的保有量 达到 28.7 万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

在保有量增长的前提下,未来我国冷藏车的发展将突破量变,寻求质变。从技术来看,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冷藏车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的产品,市场对冷藏车的品质意识将逐步增强,因此智能化将会是中国冷藏车的发展趋势。从能耗来看,目前由于我国新能源冷藏车技术发展不成熟、电池技术落后等相 关因素,导致新能源冷藏车发展较为缓慢,但在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长远来看新能源必定是冷藏车未来发展的潮流。

由于冷链市场尚未成熟,我国目前冷链流通率低、产品腐损率高。2015 至 2018 年,中国果蔬、肉类、 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 22%、34%、41%提升至 25%、39%、63%,腐损率则分别控制到了 15%、8%、10%以下。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平均冷链流通率 80%-100%、腐损率 在 5%以下的水平相比,中国冷链流通率仍较低、腐损率偏高,冷链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 间。

加强监管和技术支持有望改善冷链流通率和腐损率。较高的腐损率会大幅提高运输成本,降低冷链企业的盈利能力。导致冷链产品腐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产 品加工不当,包括加冰不足、包装不善等;(2)冷链设备不配套或损坏,所采用的保 温温度不够低、优良冷库分布不均等;(3)冷链系统网络布局不完善,优良冷库分布 不均匀,导致交易场所或运输途中冷链断裂;(4)行业监管不强,运输人员操作不规范, 频繁开闭库门,导致热源侵入量较高,品温升高。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政策监管的加强,和产业链环节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冷链有望继续提升流通率、降低运输腐损率, 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冷链行业成熟度方面的差异。

冷链物流行业的长久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为保障,中国仍需不断完善冷链技术 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冷链物流包含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效率和收益都与企业的制冷和保鲜技术能力息息相关。冷链运输的前期投入虽然大,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十分必要。我国目前的冷链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当前中国 5G、无人机、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冷链行业智能化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一方面这些新科技开始逐渐被应用于提升各 环节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一些老旧的设备也在不断被淘汰升级,未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 的发展,有望随着各环节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快。

5.重点企业分析

5.1. 上游:关注核心部件供应商海立股份、三花智控

乘风冷链行业增长,优质压缩机制造商海立股份直接受益。海立股份携手外资进军空调压缩机产业,并逐步向制冷关联产业领域延伸,如今海立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空调压缩机、电机及驱动控制、以及冷暖关联产品研发制造商,形成了“压缩机、电机、驱动控制、冷暖关联”四大关联产业板块业务。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能够生产各种冷媒、不同电压和频率的 9 大系列 1000 多个高效节能机种,产能 2000 万台,占有全球 1/7 的市场份额, 国内市场份额 20%以上,且在全球拥有 5 家世界级绿色工厂和 7 个技术服务中心,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属地化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近年来公司在高效新型压缩机及海外市场积极建设布局,进一步增强自身在压缩机行业的优势地位,未来有望直接受益冷链行业的增长,乘风而起。

三花智控入局商冷,看好制冷部件龙头拓新潜力。三花智控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和研发制冷空调控件元件和零部件的厂商,业务涵盖了截止阀、四通换向阀、电 子膨胀阀、电磁阀、微通道交换器等产品,为世界著名制冷、空调主机厂的战略供方和合作伙伴,具有参与并主导某些领域制冷空调类产品有关技术标准的优势地位。三花智控自 2020 年底开始布局商冷领域,目前商用制冷业务已涉及大量冷链、物流、冷库机组等商用市场。

5.2. 下游:关注商用冷柜龙头海容冷链,好产品+好服务打通正循环

深耕冷链终端场景,产品体系完善。海容冷链专注于商用冷链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成立至今,公司不断深耕商用冷链终端场景, 主要产品商用展示柜广泛应用于冷饮、速冻食品、饮料、乳制品等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下游客户投放到大型商业超市、连锁便利店、机场、火车站、小卖铺、报刊亭、住宅小区、 写字楼等场所。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快 消品牌,及美宜佳、永辉等国内主流连锁便利店和商超企业。

“柔性生产”构建竞争优势,好产品+好服务打通正循环,海容冷链不断巩固竞争壁 垒。不同于普通家用冰柜,商用展示柜下游客户在节能环保、展示效果、品牌营销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定制化、差异化的需求,订单差异性较大,导致所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 无法实行标准化和大批量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海容冷链创造出一套“并线生产”的柔性化生产模式:产品按需而定,生产过程中车间产线通过工艺整合进行分类生产,将基础工艺相近的产品并线,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部分则通过供应商和小部件产线模块化,从而既可以保障订单量较大的单一型号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又可以保障 单条生产线上多类产品的混合生产,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 目的。

此外,因为商业冷柜生产的非标特点,从客户角度出发,厂商能否及时、稳定的供货以及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同样是获取大客户信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知名客户均拥有高标准的供应链准入审核体系,且通过长时间的考察、认证周期选定供应商后不 会轻易更换。因此,好产品+好服务形成了商用展示柜厂商打响市场知名度、维持及拓展客户关系的关键。而海容冷链已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证明公司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已受到下游核心客户的广 泛认可。同时,核心客户对于产品交付期及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在进入其供应链后能促 使公司在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保持行业前列。产品更好、服务更优打通正循 环,带来客户黏性不断增强,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竞争壁垒。

(关键字:制冷)

(责任编辑: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