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涨价并非应对供应链压力良策

2022-3-31 10:05:29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期,为了应对供应链上游原材料涨价和芯片短缺的压力,新能源车企选择了集体涨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市场需求,考验新能源汽车销售能否达到预期。

今年年初,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市场渗透率在22%左右。其中,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5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5%左右。

不过,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遭遇困扰。在补贴政策退坡的背景下,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缺芯的压力,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涨价。乘联会表示,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需求,未来如果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或将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对新能源汽车全年预测销量进行相应调整。

今年是补贴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年。补贴政策规定,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终止。其中,30万元以下的纯电动车型补贴将减少5400元,插电式混动车型补贴金额减少2040元。

事实上,补贴逐步退坡早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识,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在意料之中,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有限,而动力电池等原材料涨价却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也成为新能源车企集体涨价的主要原因。

此外,芯片短缺带来的成本上涨问题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芯片短缺问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加装了更多智能化配置,需要使用的芯片数量更多。

目前,为了应对动力电池等原材料涨价和芯片短缺的压力,新能源车企纷纷选择涨价。但是为了保住市场占有率,新能源车企涨价的幅度普遍小于成本涨幅,一些低端产品面临不小的市场压力。欧拉不久前宣布,旗下两款小型电动车——白猫和黑猫停止接单。欧拉方面表示,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之后,欧拉黑猫单辆亏损超过万元。

不仅如此,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车也面临一定的压力。部分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已经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这有可能促使一部分在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之间摇摆的消费者,选择放弃新能源车。

因此,涨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汽车芯片短缺等问题,并非新能源车企应对供应链压力良策。新能源车企可以通过研发升级产品、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和加快国产替代等方式增加竞争力,来应对成本上涨。除此之外,新能源车企还可以通过加强上下游产业合作,增加产业内议价权。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目前,国家层面开始高度重视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问题,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已经开展调查,下一步会对囤货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打击,来保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业内预计,随着我国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原材料产业端供应环境将逐步恢复,预估今年下半年可能回到正常价格区间。

从中长期来看,政策持续给力、需求不断高涨将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扩张。国泰君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在终端新能源需求持续高涨的背景下,随着供给端汽车芯片供应的逐步缓解,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重磅车型的陆续推出,以及智能化背景下新能源驾驶体验感的进一步提升,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达到550万辆,继续保持50%以上增长。

(关键字:新能源车 补贴 囤积居奇)

(责任编辑: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