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导致缅甸材价格过高

2011-3-14 9:30:03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自从去年年底至今,缅甸材的市场行情可谓是风气云涌,木材资源的紧缺,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致使下游缅甸价格一路攀升。此外,自开春以来,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费用也一路上涨,种种因素导致了近几个月来缅甸材的市场形势极其动荡不安。业内人士反映,在正常情况下,缅甸材在每年年底便会有大批量的货源入市,但今年却较为反常,到3月份依然少有缅甸材入市,归根到底,货源紧缺,市场行情不明朗是缅甸材市场行情动荡不安的“罪魁祸首”。

资源萎缩、严控政策是货源紧缺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缅甸材的大量出口,木材产量正逐年下降,缅甸的森林资源逐渐萎缩,有商家指出,由于连年的砍伐,缅甸林木储量迅速降低,原材供应形势逐年趋紧,行情水涨船高。特别是近两三年来,缅甸材货源频频告急,例如2010年年初以及今年年初,缅甸材中的金丝柚、卡丝拉、水冬瓜等畅销品种原材供应不畅令众多经销商心急如焚。可以看出,缅甸资源的整体萎缩是导致缅甸材货源紧缺的根本原因。

随着缅甸材资源的不断减少,近年来缅甸为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开始实施环保政策,严格控制木材出口,特别是今年以来,缅甸加大力度控制木材出口,以及严厉打击非法木材买卖行为,致使缅甸材的产出量较往年大幅下降。据商家表示,目前缅甸采取非常严格的控制手段,每个港口都被严格限制,政策规定每个港口只能出口一定数量的木材,出完了便不再允许出口,仰光港口、勃生港口等木材出口大港都在规定之内。另外,在购买木材时候也有严格的采购标准,采购商必须先签订合同,接着再用钱购买砍伐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进行砍伐。

此外,缅甸还对外国木材公司出台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外国公司仅被允许从事木材加工业务。公司购买到原木后,在改开木料时,根据不同情况,确定30%—50%的出材率,依照出材数量制订出口指标,然后按照政府的最低限价进行销售。

“本来资源就已经逐渐减少,加上缅甸政策的严控,货源就更加少了”商家无奈地说。

货源紧缺导致缅甸材价格疯涨

货源的紧缺促使了缅甸材价格不断攀升。自开春以来,原材料的价格较之前上涨了20%以上,其中热门材种如金丝柚、卡丝拉、拐枣等,涨势更加凌厉,上涨幅度超过了30%。“目前金丝柚原材的价格已经涨到了4500元/立方米左右,等级好的金丝柚原材已经涨至6000元/立方米。”有商家表示。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下游缅甸材价格也跟着攀升。通过走访木材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到,近段时间缅甸材价格全面上调。金丝柚突破7000元/立方米的大关,较之前上涨了500—700元/立方米;卡丝拉报4000—4200元/立方米,价格上涨了200—300元/立方米;拐枣报5300—5600元/立方米,上涨了500—800元/立方米。此外,缅甸白木、铁椿、克隆、水冬瓜等等也都出现了200—400元等不同幅度的上涨。

此外,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等成本的增加同时推高了缅甸材的价格。内业人士分析指出,开年以来,各地频频爆发用工荒,为了能留住员工,大部分经销商不得不提高工人的薪酬,例如去年,普工2000元/月的工资到今年已经涨至2500-3000元/月,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另外,由于汽油费用上涨,如近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5美元/桶,汽油价格上涨,木材的运输费用自然也跟着上涨。在人工费用、运输费用齐齐上涨的情况下,为了转嫁经营压力,商家不得不提高木材的售价。

价格过高导致经销商不敢轻易进货,市场行情备显尴尬。

但是,缅甸材价格过高对经销商来说并不是好事。虽然已经进入3月份,木材市场也开始逐渐旺热起来,不过,上游货源供应不顺畅导致下游经销商出现“无货可卖”的尴尬状态,特别是金丝柚、卡丝拉、拐枣等热门木材更是一直处于缺货的状态,正因为如此,缅甸材的市场交易量一直低迷不堪。

其次,虽然目前有少部分缅甸材出口,但是下游市场的经销商却不敢轻易进货,主要原因在于缅甸材的价格过高,经销商担心高价进购的木材卖不出去,毕竟如果木材价格过高,其市场空间肯定会被压缩,更何况还有非洲等地的木材可用于代替。另一方面,四月份将会有大批量的缅甸材入市,届时缅甸材的价格将会有所下跌,如果此时高价进购缅甸材,那么到时将会出现亏本经营的局面,因此,现阶段经销商都不敢轻易进货。

后记:总的来说,现阶段缅甸材的市场形势震荡不安,行情极其尴尬,一边是市场对缅甸材需求非常旺热,另一边却是由于木材货源少、价格高导致经销商不敢贸然进货,因此直造成了目前市场上缅甸材交易量处于低位,业绩并不看好。至于接下来缅甸材的市场表现如何,我们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关键字:缅甸材)

(责任编辑: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