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前治:产能过剩促进了水泥产业发展

2011-5-17 9:03:26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天上午,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接受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在采访当中,雷前治会长介绍了中国水泥行业发展中经历的三次过剩,并表示,产能过剩对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以下为雷前治会长的部分发言:

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国家的水泥是供不应求的。产品主要以低标号为主,在当时主要注重产量。表面看起来这是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建筑体系的问题,当时的住宅建筑在保温、隔热、永久性上都存在问题。在当时,我们就曾向主管建材行业的副总理曾培炎汇报,应该把水泥的量降下来质提上去。目前我国的水泥装备技术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能够生产高标号水泥,但没有市场。国内的建筑市场上的商品混凝土主要以c30为主体,生产32.5水泥就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目前po32.5水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60~70%。在钢铁行业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建筑钢材标准都不高,所以造成目前的肥梁胖柱。水泥钢铁的量上去了但是质没有上去。所以我认为建筑的标准体系要改,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

关于水泥过剩问题

第一次过剩:在1992年以前我们的水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90年代初期我国的立窑水泥掀起了一个投资高潮。这导致了1995年9月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这是我们业内第一次出现过剩。这个过剩是结构性过剩,也是落后产能的过剩,这一过剩直接促进了我国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

第二次过剩:2002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到2003年形成了高潮。随后在2005年华东地区出现了新型干法水泥的产能过剩。2008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进行调研,得到的结论是,这一地区的供给大于需求,形成了一个区域性过剩。判断华东地区出现区域性过剩的第一个因素,是水泥总的产能大于需求。第二个是年度人均水泥消费量超过了1.5吨,累计水泥消费量接近了20吨。累计消费量是判断工业化进程的指标,所以说华东地区水泥消费已经达到了高位,由于产能增长过快,体现为区域性产能过剩。

第三次过剩: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发文控制钢铁水泥等产业的过剩,也就是控制新型干法的水泥发展。2008年四川出现大地震后,我在四川进行考察,曾建议相关部门对水泥项目审批不要全部放开,还要进行一些控制。但是当时水泥的需求量大、价位高、企业投资都向西南地区涌动。当时的背景,主要是灾后重建和4万亿拉动,这是大家积极投资的根本原因。随后在2010年,西部地区的水泥价格开始大幅下滑,四川地区的水泥从每吨400元下降到300,个别地区甚至一度降到200元。但西南地区和华东地区还有很大的不同,西南地区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不足10吨,还处在经济发展区,所以说西南地区的过剩是阶段性过剩。但是我们现在也看到,这种过剩正在向西北地区延伸,陕西的水泥价格正在出现下滑。

产能过剩对产业来说不是好事,但是我们总结下来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的产能过剩促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发展,华东地区的产能过剩促进了产业战略重组的加快,出现了中国建材这样的企业。中国建材在2000年只有200多吨的规模,名不见经传。浙江地区在2002~2005年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但 2005年7月以后水泥价格就一路下滑,甚至跌到了200多元一吨,企业发展难以为继。这就需要由大企业集团来进行市场整合。大企业来整合还需要钱。我当时就说,要想整合浙江市场没有100个亿是办不成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对他来说资源、人才还有资金都是问题。但是他衡量了困难和机会,看到机会是难得的,其他问题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而当时也确实有一个非常难得的市场机会。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北部、江西、湖南东部沿铁路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国建材就在这一区域进行了市场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中国建材没有延续过去国有企业的老路,以中国建材国有股控股,而是吸引民营企业以资本入股,打破了原先国有和民营的界限,形成一个混合体,并且引入了资本。中国建材水泥业务的发展共分三步走,第一步提高集中度,把分散在一个大区域的企业集中在一起。第二步,淘汰落后,将收购的规模小、管理差、成本高、没有资源的生产线停下来,改善了市场的供需关系。第三步,练内功。通过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人才集中、财务统一等管理有段有效降低成本,使企业在3~5年使企业实现扭亏走出困境。

水泥行业之所以形成现在的格局,也跟国家出台的政策分不开。近十年国家出台的行业政策包括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支持余热发电、支持战略重组、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淘汰落后产能等,并把水泥行业列为国家重点支持进行战略重组的四个产业之一。这些政策都有力支持了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经过了十年的高速发展,市场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接近拐点,拐点的出现是行业在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更要关注水泥行业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去研究产业的发展。

(关键字:雷前治 产能过剩 水泥)

(责任编辑: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