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价周评:底部支撑较强 连豆温和收涨

2011-5-17 14:42:30来源:作者:中商网自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上周,国际金融市场在经历上周大幅下挫后多空分歧加剧,整体呈现先扬后抑宽幅振荡走势。美国农业部于11日公布最新月度供需报告,报告中除2011/12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量下降为市场提供少许利多外,如市场预期般下调美豆出口和上调南美大豆产量,显示笼罩在全球大豆市场的空头压力依然明显,美豆延续振荡格局。国内豆类市场同样缺少亮点,产区大豆播种接近尾声,豆类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而需求不旺,央行继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回收市场过剩流动性,政策紧缩预期依然对多头心理形成打压。与此同时,国内期货市场资金纷纷转战棉花、橡胶、工业品等热点品种,缺少资金关注的豆类市场走势温和,期价在成本的支撑下小幅上移。

截止上周五收盘,A1201大豆报收4412/吨,较上周结算价上涨55元/吨,周涨幅为1.26%,持仓量为38.9万手。M1201豆粕报收3323元/吨,较上周结算价上涨44元/吨,周涨幅为1.34%,持仓量为56.7万手。

美国农业部11日公布5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数据显示2010/11年度美豆出口量由上月预期的4300万吨下调4218万吨,而中国的进口量则由上月的5700万吨下调至5450万吨水平,调整幅度达到4.39%,显示中国需求放缓迹象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南美大豆收割基本结束,美国农业部维持阿根廷4950万吨水平不变,将巴西大豆产量上调至7300万吨,较上月再度调高100万吨。南美供应前景改善而大豆出口需求下降,大豆市场上行阻力依然明显。美国农业部从本月开始将对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形势作出预期,数据显示新季美豆产量较上年略有下滑,全球大豆期末结转库存量较 2010/11年度下降。北半球新季大豆尚未结束播种,未来天气情况会使产量的不确定性增加,美国农业部也将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报告数据。

中国进口需求放缓,进口成本继续高企。国家海关总署本周公布4月份大豆进口数据,2011年4月,国内共进口大豆388万吨,未能实现此前市场预期的400万吨以上水平,同比下降7.4%;1-4月累计进口量为1484万吨,同比降幅为2.6%,而进口金额的同比增幅为24%,显示国内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价仍然偏高。国内豆类市场供应过剩局面依然持续,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跌破4000元/吨,而保守估计的进口成本价也在4300元/吨之上,倒挂现象十分突出。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持续疲软态势,各地报价多围绕3000元/吨窄幅波动,且南北差价进一步收窄。部分贸易商因前期高价合同被套而入市节奏放缓,饲企对后市看淡心理较强多采取随用随采策略,各地油厂豆粕库存压力尚未有效缓解。从各地预售的6-8月合同普遍要高出现货150元/吨左右看,成本的支撑作用仍使国内多数油厂降价意愿不强。

美豆7月合约跌势趋缓,延续振荡走势。连豆1201合约本周温和反弹,期价重心小幅上移,但仍未脱离底部振荡格局,建议投资者关注下周美豆播种进度,国内豆类市场仍需外盘配合才能巩固行情持续性,保持振荡思路为宜,等待市场稳定后的买入机会。豆粕1201合约本周小幅弹高,显示成本的支撑作用增强,建议投资者适量持有中长线多单。

(关键字:大豆 大豆期价)

(责任编辑:0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