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影响下 食用油涨势毋庸置疑

2011-9-5 12:15:04来源:作者:中商网自采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中秋和国庆双节将近,国内食用油市场再起波澜,8月份,既金龙鱼、鲁花食用油提价之后,另一巨头福临门也开始上调价格,据悉,此次提价幅度在5%~10%之间。并且从南方一些不太知名的品牌榨油厂了解,早在鲁花上调价格之后,他们也跟随上涨了价格。

从商务部发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来看,8月份,全国食用油价格上涨的省市的数量增多,品牌、品种的数量均有所扩大。8月底较月初,纯花生油价格涨幅约为5%,大豆调和油、纯菜子油、纯大豆油、纯葵花子油价格涨幅在1.3%至3%之间。目前监测的食用油价格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而对于食用油后期走势,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影响食用油下一阶段走势的利空因素:

一,大豆抛储

国家为了防止双节期间出现食用油价格大涨局面,将再次抛储400万吨国产大豆,较大数量的大豆“定向抛储”能够增加市场供给,延缓市场涨价幅度。

二,油脂进口量增加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三大油脂品种进口量显著回升,其中豆油进口达到25.9万吨,比6月份增加22.9万吨, 7月份菜油进口量为2.1万吨,比6月份增加2.1万吨,三季度油脂进口量加大,此举将提高国内油脂供应能力。

三,市场观望意识较浓

地   区

日照

天津

张家港

广州

福建

8月1日

9950

10050

10200

9900

10000

8月29日

10150

10200

10200

9960

10150

9月2日

10160

10350

10350

10050

10200

以国内三大油脂之一的豆油为例,8月份油脂现货市场明显得到提振,主要地区月末价格较月初有了200-300元/吨幅度的提高,但市场上贸易商的跟涨意识较差,上半年持续的亏损另市场还未恢复以往压货赌涨的勇气,备货热度不高,降低了油脂的成交情况。

利多因素:

一,农产品产量下降

今天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豆油方面,国产大豆产量将大幅下降。花生油方面,虽然主产区山东和河南长势尚可,但在前期食用油几大巨头上调价格之后,又受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价格不会低于去年同期。菜籽油方面,相关方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280万吨,较上年减少28.2万吨,减幅2.2%,同样面临了供应偏紧的局面。

二,库存压力

之前早有传言,国家为了防止双节期间出现食用油价格大涨局面,将再次抛储400万吨国产大豆,不断的抛储使原本不太丰裕的国库所剩无几,因此新豆上市之后,将会有大量的补库行为,这将加大市场的供应压力。并且此次抛储的为08年库存,较低的出油率和从东北外运的运输费用,会使得利用其压榨消费的利润大幅减小,对市场影响不大。

三,油脂消费旺季来临

市场消费是最能影响产品走势的重要因素。双节过后,更有食用油需求高峰的元旦和春节,因此国内油脂消费旺季来临,在前面两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国内的库存消费比例进一步下降,给食用油后期涨价提供重要支撑。

综上所述,国家抛储的后期会增加市场库存压力,国内农产品产量下降会很大程度的平衡国内油脂的供应情况,而四季度油脂消费旺季的来临则会刺激市场成交量,所以利多因素对食用油市场的影响大于利空因素,后期食用油涨价的局面难以逆转,涨价趋势毋庸置疑。

(关键字:食用油)

(责任编辑:0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