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豆类市场整体延续跌势,其中豆油和大豆为连续五周下挫,豆粕略有企稳。豆类下跌主要还是受到宏观市场的不利影响。豆类在所有商品当中表现抗跌,但短期内难改弱势格局。
国内油脂价格偏弱,豆粕偏强
上周,国内主要食用植物油品种价格整体稳中偏弱,其中豆油、棕榈油价格稳中有降,菜油价格相对稳定。
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8900-9050元/吨,较上周末下跌50-10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9050元/吨,华南沿海地区四级豆油出厂价格8750-8800元/吨,较前一周末稳中略降。长江中下游地区四级菜油出厂价格10400-10700元/吨,基本稳定。国内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分销价格7650-8000元/吨,部分较上周末下跌50-100元/吨。5月份以来,食用植物油价格整体回落,其中豆油价格累计下跌850-1000元/吨,菜油价格下跌100-150元/吨,棕榈油下跌800-900元/吨。目前国内油脂需求较为清淡,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市场成交并不活跃。
上周,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稳中偏强。截至周四,环渤海地区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格为3250-332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20-40元/吨;华东沿海地区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格为3300-3320元/吨,局部较前一周末小幅波动;华南沿海地区出厂价格为3380-3400元/吨,较前一周末稳中略升。5月份以来,沿海地区豆粕价格整体回落,跌幅多在180-270元/吨。目前黑龙江地区普通蛋白豆粕出厂价格为3240-3280元/吨,本周相对稳定,5月份以来大多累计下跌40元/吨左右。目前国内畜禽存栏量处于相对高位,对蛋白粕市场需求构成较大支撑;在近期期货价格总体止跌的情况下,饲料厂、经销商采购豆粕的积极性提高。
主要港口棕油库存高位小幅回落
监测显示,目前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93万吨左右,较上周稳中略增;其中,广州港库存超过37万吨监测显示,目前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为89万吨左右,较上周小幅下降4万吨左右;其中,广州港库存超过33万吨,天津港库存超过15万吨,张家港库存接近15万吨。自2010年11月初降至多年低点以后,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总体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尤其是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之间的3个月,库存增速加快,2月份曾连续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此后在历史高位水平上小幅波动,目前库存水平仍接近2月下旬最高峰。
据船运调查机构SGS统计,5月份马来西亚向中国出口了25.05万吨棕榈油,较上月的30.09万吨减少16.8%.监测显示,目前6月船期马来西亚棕油对我国FOB报价1050美元/吨,完税成本约8480元/吨,较国内分销价高出640元/吨,内外倒挂价差较5月中旬扩大450元/吨,但较2月下旬缩小640元/吨以上;2月下旬至5月中旬,棕油内外价格倒挂幅度不断缩窄,曾缩至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商务部预计,5月份进口棕榈油装船量为33.63万吨,较此前预计(商务部统计口径,下同)上调52.5%,但环比减少6.6%;5月份进口到港量预计为40.83万吨,较此前预计下调4.0%,环比略增0.04%.商务部同时预计,6月份进口棕榈油装船量为18.6万吨,到港量23.05万吨。
国产大豆加工收益仍处亏损状态
上周,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为4000-4100元/吨,上周稳中略降;其中,东部佳木斯地区收购价格为4000-4020元/吨,中部哈尔滨地区收购价格为4100元/吨左右,南部绥化地区收购价格为4060元/吨左右;与2012年1月初相比,上述价格普遍上涨100-120元/吨;但与5月初相比,普遍下跌60-80元/吨。由于近期大豆压榨效益再次转差,加上国家投放临储大豆,加工企业收购意愿下降;不过,目前当地大豆市场流通货源较少,多数加工企业停工,加上今年播种面积继续下降,这限制了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空间。
监测显示,上周黑龙江地区油粕价格及大豆价格均稳中有降,国产大豆压榨收益较上周略有改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以哈尔滨地区为例,按照4100元/吨的大豆价格、9500元/吨的四级豆油和3280元/吨的豆粕出厂价来测算,加工收益为-22元/吨左右,亏损幅度较上周缩小24元/吨。今年2月份国产大豆加工开始转亏为盈,至4月中旬止,加工收益总体呈现提升态势;此后由于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而下游产品价格回落,加工收益出现下滑;1月下旬国产大豆加工收益曾亏损50元/吨左右,1月初亏损幅度超过100元/吨。
近期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普遍不利,欧债危机也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整个商品市场均处于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之中。但豆类自身偏多的基本面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尤其豆粕和大豆表现抗跌,而豆油则受原油的拖累相对较为疲软。短期来看,5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出台的差不多了,短期可能暂时利空出尽,而豆类市场则等待6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由于天气问题,该份报告或将利多。
(关键字:国内油脂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