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进入淡季 企业停窑限产

杨林

10

关注他

导读: 7月全国各地雨水不断,水泥行业进入消费小淡季,虽华北、华东、中南等多地水泥企业达成停窑协议以限制产量,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但水泥库存仍在持续上升,在新增产能和需求不振双重压力下,全国水泥价格持续回落。
关键字: 水泥 停窑限产

7月全国各地雨水不断,水泥行业进入消费小淡季,虽华北、华东、中南等多地水泥企业达成停窑协议以限制产量,改善市场供需关系,但水泥库存仍在持续上升,在新增产能和需求不振双重压力下,全国水泥价格持续回落。

目前水泥行业处于下跌通道中,但水泥价格以接近成本线,下跌空间并不大。随着地产调控政策及基建方面可能出现好转,下半年至明年行业有望逐渐回暖。

前期京津冀水泥市场在经过持续下跌后,目前趋于稳定;西北水泥市场在主导企业提价后基本维持价格稳定。目前价格下降区域主要是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下跌幅度在20-40元/吨。今年5月开始环比持续回升,随着雨季的到来,水泥需求进入淡季,库存压力继续加大。上周全国水泥库存继续回升0.8个百分点,河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库存普遍上升。

华东地区价格再次走低,在外围低价水泥冲击下,上海水泥走低20元/吨,这是年内第5次下探。浙江水泥价格再次下行,在海螺水泥降价的冲击下,停窑并未阻止杭州、金华等地价格下滑。安徽芜湖海螺、滁州珍珠等水泥价格走低带动蚌埠、淮南市场下行,沿江和巢湖地区熟料价格略有下降。

中南地区水泥价格也不容乐观,由于高温天气,导致湖北东部施工进度缓慢,西南地区则因为降雨较多导致库存难以消化。广东和广西地区供需关系持续恶化,经销商为减少积压库存大量低价抛货,价格下跌20-30元/吨。受广东、广西价格下跌影响,海南水泥价格也随之下调。

实际为了避免价格持续下滑,各地水泥企业纷纷开展限产保价措施。3月20日开始,河北全省所有水泥企业集体停窑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消化水泥企业的高库存,解决供需矛盾。这次停窑后,河北水泥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3月中旬,浙江水泥企业集体停窑10天;6月1日开始,浙江水泥企业又停窑10 天。虽然不断停窑限产,浙江水泥价格依然在回落。面对萎靡的需求水泥企业只能降价走量,去年协同保价良好的氛围今年不再,江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苏南部7月统一停产计划取消,原因是周边安徽、湖北等地并没有执行停产,另外当地价格已在低位,加大停产力度只是加大企业成本压力。

目前大部分水泥企业处于微利或小幅亏损的境地,而水泥价格下滑的趋势还没有明显停止的迹象。需求疲弱的情况下,煤价的下跌加大了水泥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新增产能亦在释放进程中,在7,8月传统小淡季高温、雨水影响下,短期内水泥行业仍难以看到拐点。

(责任编辑: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