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情分析】
虽然外盘美豆一度突破了16美元大关,但是随后的明显回落带动了国内豆类的获利离场,17日大豆、豆粕远月合约均有超过2%的跌幅。油脂受影响也出现回落,与技术面的超买形成共振引发回调,目前来看,前期的大幅上涨恐将告一段落,油脂面临方向性的选择。截至收盘,豆油1301下跌32点或0.32%报收9828点,棕榈油1301下跌82点或1.0%报收8154点,菜油1301下跌40点或0.39%,报收10346点。
【基本面】
周一CBOT大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暂时受阻于16美元关口。交投主力合约美豆11上涨38.0点,报收1592.0点,美豆油受到大豆以及原油上涨的双重提振,主力12月合约上涨0.98点,报收55.48点。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依然高温干燥,威胁到大豆单产潜力,推动大豆价格飙升,带动了豆油价格。另外,美元汇率走软,国际原油期货上涨,也对盘面利好。周一,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市场上涨,因为市场预期美联储主席Ben Bernanke周二在参议院委员会发表的证词可能预示美联储将进一步采取行动刺激经济。
周一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市场收盘上涨,交易商没有理会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数据疲软带来的利空影响,而是关注美国大豆产区的恶劣天气。基准10月毛棕榈油合约收高1.7%,报收3122令吉/吨;11月合约上涨56令吉,报收3126令吉/吨。船运调查机构ITS周末期间发布的数据显示,七月份前十五天棕榈油出口量为563,603吨,比上月同期减少21%。另外一家船运调查机构SGS周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七月份前十五天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533,556吨,比上月同期减少了26%。
周一加拿大洲际交易所ICE油菜籽强劲攀升,因为美国大豆外围市场利好。截至收盘11月合约上涨10.60加元,报收634.50加元/吨;1月合约上涨11.60加元,报收637.30加元/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和欧洲油菜籽市场同样大涨,增添了油菜籽市场的看涨人气。技术性买盘以及商品基金买盘加强了油菜籽市场的涨势。油菜籽市场在上涨过程中还引发了止损买盘。商业需求稳定,主要对日本的常规生意进行定价,国内加工商的需求同样良好,进一步支持了油菜籽市场。不过多头逢高获利平仓抛售,西加拿大地区农户加快了销售步伐,加上加拿大大草原油菜籽生长条件良好,制约了上涨空间。
【主要地区现货报价】
四级豆油价格保持稳定:哈尔滨9600元/吨,大连9530元/吨,涨50元/吨,青岛9500元/吨,连云港9550元/吨,宁波9550元/吨,福州9300元/吨,各地平均价格9504.74元/吨。24度棕榈油价格涨跌互现:福建7950元/吨,广东7900元/吨,跌100元/吨,宁波8300元/吨,张家港7950元/吨,天津8000元/吨,涨20元/吨,日照8050元/吨,各地平均价格8025元/吨。四级菜油价格局部上涨:四川11100元/吨,涨200元/吨,湖北11050元/吨,安徽11000元/吨,江苏11000元/吨,涨100元/吨,各地平均价格10990元/吨。菜粕价格稳中有涨:南宁2800元/吨,贵州2300元/吨,涨50元/吨,郑州2350元/吨,武汉2430元/吨,各地平均价格2439.41元/吨。各地现货议价走货为主。
【后市展望】
对于国内外油脂市场而言,在过去的一个多月内美国农产区高温干旱天气题材是推动全球油脂油料市场强劲飙升的主要因素。那么美国农产区高温干旱的天气趋势就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最新天气预报显示,本周初降雨以及季节性气温变化对大豆结荚灌浆也有益。不过该地区未来10天里气温依然炎热干燥。另外农业部周一公布的作物生长报告中,美国大豆优良率将为34%,低于之前一周的40%。未来一周美国大豆主产区气温持续偏高,水分的不足将导致大豆暂停生长。大豆干旱导致的产量下降将引爆新的一轮上涨狂潮。内外盘油脂受提振明显。因此,我们建议,在目前油脂选择方向的时候可重点关注,若向上加速则可继续偏多思路操作,若技术回调,则可耐心等待逢低入场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