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理工大学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院长何北海曾说:“广东造纸希望在东莞,东莞造纸希望在中堂。”整个珠三角纸制品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东莞占了三分之二,中堂就占了东莞市纸制品产量超过40%。虽然没有像麻涌的玖龙纸业这样一家独大的外企,但民营企业占了9成的中堂28家造纸企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该镇第一大支柱产业。然而,面对目前“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大的压力”,中堂造纸业又该何去何从?
1958年-1988年
从零起步第一张纸用蔗渣制成行业初起于集体企业
中堂镇乃至东莞最早的造纸企业是东莞糖厂造纸厂,成立于1958年。“当年糖厂确定利用糖渣造纸的项目后,5月18日从新塘农场调入下放干部55人,十日后,于28日派往广州纸厂学习。”据东莞糖厂造纸厂记载,学习回来后,9月份由黄广福带领技术人员何仲汉和化验工梁向明,以及下放干部以蔗渣为原料进行制纸实验。他们先用菜刀剁烂蔗渣,后以石磨作打浆机,再用木框筛网人工抄纸代替抄纸机。经过一百多天的努力,终于在当年12月下旬试制出东莞糖厂第一张以蔗渣为原料的土纸。
当时环境非常艰苦,制纸试验场都只能设在废猪舍里。但何仲汉他们发扬了后来被东莞糖厂职工誉为“两把菜刀起家”的创业精神。不久,红、黄、绿三张色纸制作成功,并在1959年元旦前,完成了3000张土纸的生产任务。蔗渣造纸的成功,让东糖大力开发以蔗渣为原料的造纸业。不少老职工都记得,当时厂里先是自铸了一个烘缸,接着自行设计、制造及安装了木结构的纸机一台,日产能力为1.5吨,还配套了相应的制浆设备。1959年4月投入试产,当年产有光纸就达37.02吨。
从1959年开始,东糖又组织了李汉建、丘权发、吴兆枝、霍耀宗等近十人分别前往湖南邵阳造纸厂和江门造纸厂培训和实习。由于市场对纸张的急需,有力地促进了东糖造纸的发展步伐。改进设备,扩建车间。日产量从1966年的15吨升到1976年的25吨,产品也从最初的单一有光纸品种发展到凸版纸、书写纸、瓦楞纸、有光纸等多品种。1980年,东糖造纸厂新建了“1575”日产10吨纸机一台,配套原料废纸输送,水力碎浆机及浆料处理整套设备。第二年投产后,大大提高了全厂产量。)
与东糖造纸厂差不多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制砖业,成为中堂镇另一个经济支柱,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制砖资源掏空,中堂红砖人面临“产业转型”。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大兴土木,建材行业利润水涨船高,加上中堂隔江对望广州增城,公路穿境,东江及支流环绕,水路交通方便,中堂人开始转战水泥。但水泥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以后,由于装备水平不高、工艺水平不精、有一定污染的水泥行业再次遭到中堂人的质疑。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可持续再生的造纸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东糖造纸厂试水成功的带动下,相继有江南、东江、中联等造纸厂成立。但他们均为村级或镇级集体企业。其中,由中堂镇政府、东莞糖厂劳动服务公司、东莞轻工进出口公司三家联合投资、联合经营的中联最为人瞩目,时任镇长黎景佳任董事长,于1987年投资兴建,年产瓦楞芯纸可达2万吨。如今已成为中堂镇最大的造纸之村的潢涌村,当时村里第一家大规模的造纸厂造纸二厂也是在1987年投产运营的。
“当年通过市场的咨询和产品前途的分析,潢涌村决定建设包装业用纸造纸厂,建一条生产线,年产纸一万吨,共投资800万元。”据时任造纸二厂厂长黎灿辉回忆,那时候,除了建厂资金不缺外,无论是造纸技术还是管理能力都比较薄弱,为此村领导首先专门请来莞城造纸厂的技术人员对村内造纸人员进行培训,然后还派出村内学历较高的青年到华南理工大学的造纸专业脱产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造纸二厂投产当年的年产量达到了3.5万吨,当年见效益,并且可观。
1989年-2000年
快速发展水泥业衰落造纸业独大十年产量翻十余倍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中堂镇出现最早一批民营造纸企业。其中,成立于1989年的东莞市同力纸业有限公司和成立于1991年的东莞市鸿业造纸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代表。“建厂之初,我们有员工五六十人,本地员工有一半吧,我当时身兼数职,既是老板,又是业务员、送货员等,每天骑着摩托车出去跑业务,但市场需求非常大,订单很多。”据同力纸业董事长袁顺德回忆,从1993年开始,同力造纸厂就发展迅速,日产量达10多吨,年产量达4000多吨。“当时每天都出货,市场供不应求,工厂都没有库存的概念,最旺的那几年,都要客户先给钱再造纸”。
那时候,有点资金的中堂人,跟风都开起了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当时中堂经济支柱产业有造纸和水泥两大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堂水泥企业达到26家,水泥产量达250万吨,年产值逾8个亿。一个水泥厂一天利润高达10余万元。但1995年,国家开始宏观调控,建筑市场一蹶不振,中堂水泥产业金身被破。老一辈的中堂人都记得,1992年,一吨水泥利润可超400元,但到1995年后跌破成本,“价钱降得离谱,一天最多降50多元”。与此同时,水泥行业正在与中堂人争抢生存空间,有人戏言:“住在水泥厂边,一年下来不用买水泥都足够盖房子。”在这种背景下,造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前是中堂造纸业的起步阶段,那么1990年-2000年期间,就是快速发展时期。”据中堂造纸技术协会会长陈树芬介绍,1990年,中堂造纸厂仅有6家,年产量不到10万吨,但到了2000年,中堂已经有造纸厂24家,纸业公司及纸制品行业85家,年产量达120万吨,翻了10多倍。品种也更加多样化,包括箱板纸、牛卡纸、白板纸等整个箱包纸系列。
在这十年中,不仅民营造纸企业涌起。在当时造纸利润可观的情况下,集体企业潢涌造纸二厂也由1989年至1996年继续增资扩产或改造,又配套热能动力车间,1997年产纸达12万吨。中堂镇唯一的一家全外资企业东莞理文造纸厂也于1994年成立建厂,不过这只是理文造纸(香港)有限公司一个子公司,在东莞境内,还有洪梅理文造纸厂。当时中堂境内的造纸厂制作的各种纸主要销往广东珠三角等地和东莞各镇区。
2001年-2012年
调整期产纸污染控制较好订单降库存增进入低迷
2000年,中堂开始关闭第一批4万吨以下产量的水泥厂,后来陆续关掉了所有的水泥厂。曾经两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局面剩下了造纸业一枝独秀。“从2000年以后,中堂造纸业进入调整阶段,新增厂家不多,但规模迅速扩大。”据袁庆超介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各厂家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比如同力纸业已经从建厂初期的50多名员工扩大到有200多名员工。
这期间,东糖造纸厂和潢涌造纸二厂相继改制。尤其是造纸业一跃成为潢涌村的支柱产业。该村先是在2001年把造纸二厂改制成潢涌银洲纸业有限公司,使其发展到2007年年产值达到55万吨;还在2002年投资4.3亿兴建了金洲纸业有限公司生产档次较高的工业用纸,同年又成立合资建晖纸业有限公司,第一、二期工程共投资30亿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堂镇纸业基本完成了原料和排污的升级。中国造纸学会秘书长曹振雷表示,东莞造纸并不是木浆造纸那样存在不可避免的污染,而是将废纸回收,再加工成原料,这本身就是一个废品回收的过程,如果废纸被埋在土里,反而对环境造成更大污染,现在经过再加工,重新回到了市场,当然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是难免产生对气体、水源的污染,不过经过节能减排,污染被控制得较好。比如从排污方面看,中堂镇一批有实力的造纸厂,所产生的废水80%到90%都马上回收利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污泥也进行处理,不产生对环境污染的垃圾。
到了2011年,中堂镇纸品产业已经有造纸企业28家,共有造纸生产线104条、多层高速纸板生产线24条,产值已经达到105亿元,占了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6%。白板纸、牛卡纸、挂面箱板纸、芯纸等纸制品产量超过了530吨。当年从业人员近2万人,已经成为中堂镇第一大支柱产业。华工资源科学与造纸工程学院院长何北海曾说过:“广东造纸希望在东莞,东莞造纸希望在中堂。”整个珠三角纸制品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东莞占了三分之二的分量,中堂却占了东莞市纸制品产量超过40%。
“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大。”陈树芬坦言,一方面是企业订单量下降超过3成,这样导致企业库存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库存已经比年初增加约50%,较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增加了100%以上;另一方面是企业利润微薄,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上纸品均价较年初下降近400元一吨,企业利润空间已经挤压得很厉害了。“下半年预计整个行业仍不太明朗,将经历一段低迷时期,很多厂今年减员一半,甚至更多,大家慢慢熬吧。”面对困境,中堂也希望广东省和东莞市能有相关救市政策来帮助造纸行业渡过难关。
变迁
1958年,东糖造纸厂于成立,是中堂镇乃至东莞最早的造纸企业;
1987年,潢涌村第一家大规模的造纸厂造纸二厂(后来于2001年改制成潢涌银洲纸业有限公司)投产运营;
1989年,中堂镇最早一批民营造纸企业湛翠造纸厂(现名同力纸业)成立;
1990年,中堂造纸厂有6家,年产量10万吨;
1994年,中堂镇唯一的一家全外资企业东莞理文造纸厂成立建厂;
2000年,中堂有造纸厂24家,纸业公司及纸制品行业85家,年产量达120万吨;
2005年,中堂镇被省授予“广东省(造纸)科技创新专业镇”称号;
2006年,东莞理文造纸厂“理文牌牛皮挂面箱板纸”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7年5月23日上午,东莞市中堂造纸技术协会正式成立;同年,中堂镇北海仔再生纸产业园成为东莞市九大环保工业园之一,并于2008年5月获省环保局审批通过;
2008年,中堂造纸技术协会成功申报“造纸废水高效处理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
2009年7月,中堂造纸技术创新平台办公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8月,中堂纸品产业集群被东莞市授予“东莞市重点扶持发展产业集群”称号;
2010年11月,“中堂镇再生纸品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第五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同一个月,中堂镇制定了高于国家规定的造纸行业取水联盟标准。
(关键字:造纸 纸业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