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统计局核定,今年我省油菜总产量226.55万吨,连续17年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在这样一个油菜生产大省,却没有能和鲁花、福临门、金龙鱼等一样出名的菜籽油品牌。此外,一家本土菜籽油生产企业称,今年以来,菜籽油消费量在全国大幅下降,尤其是湖北市场。这中间的缘由何在?
被视为低端油,市场骤减
昨天,记者在八一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一些大品牌食用油占据了粮油区货柜的“半壁江山”,专做菜籽油的只有奥星、天助两个品牌,占比很小。
虽占比小,售价却不便宜。记者看到,5L装的奥星菜籽油售价在65.9元—99.9元之间,5L装天助菜籽油售价80多元。而同样规格的福临门大豆油才售56.9元,玉米油75.9元。
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感觉菜籽油是比较低端的油,且颜色黑、味道重,家里已经很久不吃了。该超市粮油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不少消费者觉得菜籽油不如花生油、葵花籽油“高档”,而且厂商也不主推,促销活动很少,菜籽油走量不大。
对此,湖北奥星粮油工业集团董事长梁红星说:“上世纪90年代,湖北粮油市场,菜籽油的市场份额占到90%以上,家家户户都吃菜籽油。而2000年前后,在色拉油、花生油等的冲击下,菜籽油逐渐淡出市场。”
营养价值被低估
2009年,在湖北奥星菜籽油率先进入超市渠道后,天助、三月花、接福等品牌也都陆续“杀”了回来。
不过,抢回市场并不易。在某本土粮油企业工作了多年的马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大家都把价格压得很低来打品牌,虽销售量上涨很快,但因基数太小,菜籽油在全省油脂消费市场的份额占比仍不足10%。
而今年菜籽油价格大涨,更让他们感受到冲击。“从去年的9400元/吨涨到11500—11700元/吨之间。”梁红星透露,和玉米油、大豆油、稻米油等相比,菜籽油生产成本更高,利润薄,很多企业不愿推广,且市民的认知度不够,“导致今年菜籽油市场受到很大影响,有的省下降了3—4 成。”
“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菜籽油是很受欢迎的。”梁红星告诉记者,在加拿大,菜籽油的市场份额占到70%以上,价格和橄榄油相当。“而国内,菜籽油的价值被低估了。”
马先生介绍,“双低”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7%,而大豆油和花生油则分别为15%、19%,菜籽油的营养价值更高。
精深加工,走品牌之路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我省油菜总产量连续17年居全国之首,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6,全世界的1/18。虽占据先天优势,但我省油菜却常年“为他人做嫁衣裳”,菜油生产企业整体实力与油菜生产17连冠的地位不相符。
“要么是被卖到外省,要么是被用作芝麻油、橄榄油、茶树油等高端油脂的调和油。”梁红星介绍,在四川、贵州、重庆等有菜籽油饮食习惯的省份,菜籽油还占据着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省份的不少企业都到湖北来争夺原料。”
在华中农大傅廷栋院士看来,这主要是因为湖北油菜加工企业分散,没有形成合力,打出拳头产品。对此,省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油菜加工增值潜力大,精深加工的效益一般是油菜籽价值的10至100倍。下一步我省将以油菜产业化战略联盟企业为平台,大力开展双低菜籽油品牌创建。同时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菜籽油的营养价值,培育市场拉动产业发展。
(关键词: 菜籽油 价格 消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