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年度消费旺季油脂底部有望确立

导读: 受国际棕榈油库存高企、大豆期价高位回落以及全球油脂消费旺季不旺的影响,本轮油脂出现持续下跌。
关键字: 年度 消费 旺季 油脂 有望 确立

受国际棕榈油库存高企、大豆期价高位回落以及全球油脂消费旺季不旺的影响,本轮油脂出现持续下跌。但笔者认为,随着后期步入豆油年度消费旺季的中期,以及棕榈油阶段性去库存化的来临,预计后期油脂或呈现振荡筑底走强的格局。操作上,短期择机逢低介入豆油、棕榈油多单。

全球库存高企导致油脂大幅回落

目前全球油脂库存高企,特别是棕榈油库存创出新高,严重压制了近期油脂价格走势。马来西亚棕榈油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产量迅速增长与出口需求低迷,9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达到创记录的248万吨,这是近10年来的最高点。而作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主产国的印度尼西亚国内棕榈油库存同样触及历史高位。数据显示,近几个月印度尼西亚国内棕榈油库存已经攀升至250万吨,明显高于往年150万—200万吨的正常水平,而更有专业人士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内,印尼国内棕榈油实际库存一直在350万—400万吨徘徊,这大大高于市场预期。

利空逐步消化,棕榈油获得支撑

受弱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上月棕榈油主产区也发生了洪涝,这将影响油棕的收获与生产,导致棕榈产量较此前预期下降,因此预计10月末的棕油库存量可能会在260万吨左右,增长幅度有限,并且库存增长的利空已在前期行情中得到消化,因此,在10月库存报告出台后,市场极有可能出现利空出尽而继续向上反弹的可能。目前导致期价回落的主要因素在于库存的持续高压,因此,如果产量能有所下调,加上库存高位回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期价因库存过高而出现大幅走低的现象,对棕榈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传闻重燃

自10中旬以来,随着美豆主产区收割接近尾声,收获压力对盘面的影响渐渐减弱,市场预期中国大豆需求正在逐渐增加,而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增加验证了这点。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此前预计,2012/2012年度中国大豆消费量将增长7%,达到创纪录的7530万吨,主要原因是饲料需求旺盛。

美国农业部近期公布的装船进度也显示,在前期美豆的下跌刺激下,中国明显加快了大豆的采购,9月底至10月初每周平均采购量均为140万吨左右,新作美豆已经累计向中国装运500万吨大豆。而目前根据船期到港追踪确认,10月国内大豆实际到港约为67.5船,总量为394吨,高于此前船期预计的约50万吨,而11月份国内大豆到港约为474万吨,相对10月份环比增长80万吨。

油籽供应不足,棕榈油需求提高

最新报告显示,由于全球植物油需求超过消费,棕榈油价格有望显著反弹。至明年三月或四月,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市场价格可能飙升至3300令吉/吨,约合1080美元。2012/2013年度可能是全球植物油产量首次未能出现增长。全球8种主要植物油消费可能达到1.5386亿吨,超过产量水平1.5305亿吨。由于需求强劲,加上其他植物油价格走强带来提振,因而我们预计棕榈油价格将显著恢复。大豆、油菜籽和葵花籽供应下滑,将大幅提高全球棕榈油需求。

棕榈油关税下调,将刺激出口

马来西亚政府将在12月公布产新的棕榈油出口关税,将低于目前的出口关税23%。而目前市场传闻马来西亚当局可能采取浮动税率政策,也就是棕榈油价格跟关税水平呈现正相关性,棕榈油价格越高,关税越高,棕榈油价格越低,关税也越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支撑当地棕榈油出口。而按照11月6日马盘棕榈油MYR2344来计算,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关税将从之前的3%下调至5.0%,这将大大刺激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虽然下调关税将对棕榈油出口价格形成一定的制,但随着主产国棕榈油出口关税的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当地棕榈油出口量。

技术上,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棕榈油逐步靠近2010年下半年大幅上涨的起爆点6500一线。笔者认为,棕榈油在第四季度有望见底,下方强支撑位在6500一线,上方阻力分别为7200、7700一线。

操作上,由于棕榈油表现较豆油疲软,近期择机买入豆油期货,棕榈油。买入豆油的保证金设置在40%,在8580—8900元/吨区间逢低买入20%—30%的资金,突破9000元/吨将继续加仓直至40%的资金为止,止损位设置在8500元/吨,目标位在9300—9400元/吨一线,盈亏比在1:3左右。

(关键字:年度 消费 旺季 油脂 有望 确立)

(责任编辑:0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