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江苏省第三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英、法、德、芬兰、以色列、俄罗斯等国家的科学家们,给江苏企业带来了“高新科技汇”。
变糖造纸炼柴油秸秆越变越值钱
每年秋收、农忙季节,南京总会因为周边城市的秸秆燃烧而出现令人难以忍受的“烟霾天”,而来自芬兰的利伯利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带来了处理包括秸秆、蔗渣、芦苇等农业剩余物质的全套利用技术。
据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利用农作物秸秆、蔗渣、竹子、芦苇等非木非粮的生物质材料,不仅可能精炼出生物柴油,而且根据其不同的纤维质不同的处理技术,还能把它们变成纸浆、葡萄糖等多种多样的产品。
据了解,目前这些新产品的研发已经投入了2000多万欧元,形成了100多项专利,这些全套技术正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秸秆经过处理后能“72变”,如果这些技术推广顺利的话,秸秆再也不会一烧了之,造成恼人的烟霾天,反倒会成为抢手的资源,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关键字:秸秆 造纸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