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庞大,11月初合计达760万吨之巨,库存压力持续发酵,并驱动下半年油脂价格走熊,特别是棕榈油价格,9月以来累积跌幅超20%。“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在接下来的几周要降到2200令吉才能更有吸引力”,市场人士对其价格普遍悲观。11月12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10月产量和库存数据亮相后,马盘价格出现企稳迹象,并止跌于2220令吉附近。
后期去库存进程或加快
11月12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产量环比下滑3.3%至194万吨。数据还显示,截至10月末,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为251万吨,环比增加1.1%。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出口量为176万吨,环比增加16%。
按历史规律,10月份往往为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和库存的高峰月份。目前的马来西亚出口数据虽仍小于产量数据,但产量缩减拐点的出现,将有利于超跌市场预期的修正,并对后期去库存抱有乐观预期。
压榨利润全线损值
大豆下游品种油粕价格,9月以来出现持续大跌,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亏损处于历史极大值区域。截至11月5日,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广东为-609.75元/吨,江苏、天津等地为-541.25元/吨,山东是-585.70元/吨,大连为-575.50元/吨。国产大豆压榨亏损也相当严重,大连地区国产大豆压榨利润-554.50元/吨。因油厂亏损严重,进入11月份以来,开机率下降明显,大豆周压榨量已经降低到105万吨左右,明显低于130万吨左右的正常水平,将有利于限制油脂进一步深跌的空间。
国内油脂现货库存充裕,据统计,截止11月9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高达137.23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00.76万吨增加36.47万吨,增幅为26.58%。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在75.5万吨,远高于5年平均的43.58万吨的水平。
目前离油脂市场双节备货还有一个月有余,需求处于相对淡季,库存高企仍待消化,基本面偏空现货压力难消,价格目前处于去库存的磨合期。
美农业部供需报告利空云集
美国农业部(USDA)11月报告显示,预计美国2012/13年度大豆单产39.3蒲/英亩,较上月报告37.8蒲/英亩增加了1.5蒲/英亩,大豆总产量29.71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28.6亿蒲式耳增加了1.11亿蒲,均高于市场预期,报告还预计美国2012/13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1.40亿蒲,较上月报告上调1000万蒲,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31亿蒲式耳。这样,美国大豆库销比有望小幅回升至4.6%,对豆类价格形成基础利空。
USDA11月美豆产量预估8086万吨,较本季最差预估高出12.8%,供需报告所显示的美豆供需格局预期,已经恢复至世纪旱情之前水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本生长季,所获得的天气升水面临全面回吐的要求。
与此同时,USDA维持2012/13年度南美两国大豆总产量1.36亿吨的预期不变。巴西头号大豆种植州马托格罗索州,已经完成了本季度预计种植大豆面积的77.8%,因降雨对作物生长有利,巴西政府供应机构CONAB将2012/13大豆产量预估调升至创纪录额8010万~8300万吨,高于此前预估的8000万~8280万吨,也高于2011/12年度的产量6640万吨。11月美国大豆定产后,南美丰产前景压力也对盘面带来负面扰动。
超跌棕榈油市场面临反弹
连盘棕榈油5月合约,9月中旬跌落7700元/吨,空头技术目标指向6500元/吨附近,目前疯狂的三浪杀跌基本到位,并有望在2009年形成的价格中枢带企稳回升。主产国年内生产周期的产量缩减拐点,得到棕榈油局数据的印证,这一基础变化,宜诱发棕榈油期货价格超跌反弹。
而另一方面,棕榈油和豆油自身基础的差异,以及两者长期价格形态的技术差异和价差波动规律,均显示历史性极值价差收敛机会,仍将延续。
(关键字:超跌 油脂 面临 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