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继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日本央行也宣布了新的扩大资产购买计划,此举使国际市场以金属、贵金属为代表的风险资产价格持续处于"强势"上行态势,而能源和农产品市场则更多地受到经济基本面、欧美经济数据、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沙特表示增产、美国大豆收割压力等供求因素影响,价格有所回落。
9月19日,日本中央银行决定进一步追加货币宽松措施,将用于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约合1264亿美元)。这是今年4月份以来日本央行再次推行货币宽松措施。新增的10万亿日元资金中,5万亿用于购入短期国债,另外5万亿用于购入长期国债。日本央行还决定,将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零至0.1%的实质零利率水平。
9月20日,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47.8,略高于上月的47.6,但仍是连续第十一个月处在荣枯线下方。当日,数据编撰机构Markit公布的欧元区9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也显示该地区的私营部门活动出现了自2009年6月以来最快速度的收缩,PMI从8月的46.3下降至45.9,远低于预测的46.7,表明经济低迷的势头在9月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看,上周世界经济形势前景仍不明朗,且通胀预期增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呈现分化走势。
上周,国际农产品市场除小麦价格微升之外,多数商品价格下跌。其中,大豆、玉米因季节性收割压力、产量高于预期及技术性卖盘拖累,价格在前一周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小麦受俄罗斯限制出口传闻带动,价格微幅上扬。
近日,美国芝加哥交易所的交易商表示,受累于美国大豆收割进程加快引发的季节性压力,基金推动多头平仓。受访的14位分析师平均预期,美国大豆单产为每英亩35.85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USDA)9月12日预估的35.3蒲式耳,显示供应压力有所缓解。
俄罗斯经济部长最近警告,如果国内谷物价格继续上涨,可能限制出口,此举提振了全球对美国小麦需求增加的预期。
上周芝加哥交易所12月交割的小麦期货最高价340.43美元/吨,最低价为317.83美元/吨,最终收盘价为330.33美元/吨;周平均价为323.45美元/吨,比前一周上涨0.04%,比年初上涨37.49%,比去年同期上涨31.09%。
上周芝加哥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货最高价307.46美元/吨,最低价为290.90美元/吨,最终收盘价为297.20美元/吨;周平均价为294.44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3.88%,比年初上涨14.88%,比去年同期上涨8.48%。
上周芝加哥交易所11月交割的大豆期货最高价619.49元/吨,最低价为596.71美元/吨,最终收盘价为596.71美元/吨;周平均价为604.50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4.80%,比年初上涨36.16%,比去年同期上涨23.49%。
上周芝加哥交易所10月交割的豆油期货最高价1259.72美元/吨,最低价为1193.16美元/吨,最终收盘价为1200.18美元/吨;周平均价为1121.55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2.14%,比年初上涨5.63%,比去年同期下跌0.61%。
上周芝加哥交易所10月交割的豆粕期货最高价575.95美元/吨,最低价为528.65美元/吨,最终收盘价为534.49美元/吨;周平均价为542.80美元/吨,比前一周下跌6.74%,比年初上涨57.15%,比去年同期上涨43.39%。
(关键字:商务部 国际市场 农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