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宽松棕榈油反弹有限

2013-2-25 10:30:45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供需宽松是2012/2013年度全球棕榈油市场的主基调。虽然未来几个月库存将缓慢下降,不过,南大豆油产量趋于增加,东南亚棕榈油出口面临挑战,其价格上涨动能不足。

节后,受出口提振,马来西亚和印尼相继提高出口关税,长假后第二个交易日,大连棕榈油期货市场多空双方增仓对垒,距1月10日创出的91.6万手的上市最高纪录仅一步之遥。作为去年走势最为疲软的油脂品种,市场对今年棕榈油的走势颇有争议。

两大主产国调整关税

作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的印尼,今年1月份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为7.5%,2月份上调至9%,3月份维持9%的水平。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二大生产国,该国政府在去年10月份表示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出口关税政策,具体是将毛棕榈油出口关税分为10档,实行0—8.5%的浮动关税。今年1、2月份马来西亚一直是实行毛棕榈油零出口关税。由于计税价格由2110林吉特/吨上升至2306林吉特/吨,高于2250林吉特/吨的关税起征点,马来西亚宣布3月份上调毛棕榈油出口关税至4.5%,结束了前两个月的零关税政策。

市场普遍认为上调出口关税短期内利空马来西亚的出口,实际上,2013年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期价已上涨超过2%,国际市场的需求或转为强劲。需要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出口关税实行的是动态税率,如果未来国际市场价格下降,税率仍有可能下调。在基本面疲软的背景下,价格走势还是要看终端需求。

国内外库存居高不下

由于产能过剩,2012年6月份开始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大幅增加,12月份达到263吨的纪录高位。MPOB2月13日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1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下降了5万吨,至25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1月份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在160万吨,虽然是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但仍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万吨,单月产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由于产量高企,库存下降速度比较缓慢。

国内方面,目前主要港口库存大约在130万吨,较2012年同期高出30万吨,更较2011年同期高出100万吨。由于需求没有显著恢复,港口库存压力难以明显削减,部分进口商甚至存在资金套现压力。

期现货基差小幅回升

沿海24度棕榈油现货价格近期窄幅振荡,较春节前好转,主流报价在6400—6550元/吨。近期期现货基差小幅回升,且近月合约价格回升幅度较大,说明现货价格走势较强。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今年1、2月份国内进口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且基本回归正常,后期港口库存将有一个自高位缓慢回落的过程。

成本支撑力度有限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当前订购的24度棕榈油进口成本约为7088元/吨,比中部港口销售价高638元/吨左右,内外价差的扩大对国内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过,南美大豆将集中上市,豆油产量趋于增加,东南亚棕榈油出口面临挑战,棕榈油价格还不具备持续反弹的基础。

棕榈油终端消费在短期内难有明显起色,庞大的库存消耗较慢,加上棕榈油本就是利润率很高的行业,主产国的成本支撑有限,因此笔者认为棕榈油还不具备持续反弹的基础,价格维持区间波动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字:供需 宽松 棕榈油 反弹)

(责任编辑:0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