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国内油脂消费进入阶段性需求淡季,加之全球宏观经济面风险陡增,内盘油脂期货走出大幅下跌行情,豆油、棕榈油、菜油主力合约较节前最多分别下跌了5.6%、7.4%和2.7%。后期油脂供应将日益充裕,而需求相对不旺,油脂期货仍不宜抄底。
国际油脂油料鲜有炒作因素
去年这个时期,因南美出现严重干旱,在春节前后国内外油脂出现反季节上涨,走出波澜壮阔的跨年行情。而今年国际市场找不到炒作油脂油料期货的利多理由。目前美国大豆减产利多已经完全消化,虽然USDA对期末库存数字不断进行下调,但对市场影响力基本消失。巴西大豆已经开始收割上市,阿根廷大豆丰收也将逐渐成为现实,南美大豆产量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已成定局。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增产比需求更具“刚性”,出口不旺导致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接下来,美国今年大豆播种同样无法给市场带来更多利好。美国农业部在2月份的市场展望中大幅度调高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以及产量,在本月底将第一次公布基于实际调查的播种面积数字。除此之外,原油在2月中旬以来的大幅度回落也对油脂市场产生利空影响。
国内油脂需求进入淡季
由于春节前的集中消费,目前港口豆油库存有所下降,但仍在100万吨左右 ,棕榈油则攀升至125万吨,大豆库存也在450万吨以上。根据船期,预估2—4月份到港大豆量为350万吨、350万吨、500万吨,5月份之后可能提升至600万吨以上。另外,为给新菜籽收储腾库,政府从周五起将陆续分批进行总量100万吨的菜油抛储,这给低迷不振的油脂市场雪上加霜。目前我国新作油菜籽生长较为正常,随着气温回升,长势日益转好,在播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实现增产概率增大。而随着天气转暖,棕榈油将以低价优势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拖累油脂市场。从需求上看,由于居民在春节前集中采购了一定油脂,春节后“五一”前是油脂消费淡季。供应增加,需求不振,国内油脂现货价格易跌难涨。
可继续买粕卖油
由于油和粕价格的跷跷板效应,油脂的相对弱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粕类的强势,目前这种趋势仍未扭转。国内油脂需求阶段性饱和,油脂供应“刚性”增加都将使得油脂很难再现2008年的风采,而养殖业发展使得粕类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因此可逢油粕比高点继续买粕卖油。
技术上看,油脂期货在3月1日创新低后出现横盘整理,暂时止跌,但没有出现任何做多信号,基本面利空将使得盲目抄底风险较大。
(关键字:淡季 油脂 价格 易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