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国家环保部组织召开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文化用纸》标准研讨会,来自国家环保部、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太阳纸业、山东泉林纸业、金华盛纸业和芬欧汇川(UPM)纸业等六个单位的相关领导和标准化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据悉,此次会议结合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阐述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由来和意义,并结合造纸行业的特点,说明了环境标志产品(Ⅰ型)从原来的复印纸和再生纸两个产品扩展到文化用纸这一大类产品的必要性,为文化用纸开展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提供了依据。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污染越发严重,国家环保部为鼓励企业开展环境治理,在1993年3月31日,正式启动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目前,环境标志的产品97个(造纸行业包括复印纸和再生纸两种产品),参与的企业有3000多个。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以国家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结合国情、行业特点,通过科学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考虑生产企业和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以及先进工艺与环保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的一项产品认证。该认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通过认证的只有行业内20%左右的佼佼者。
据了解,本次标准起草将文化用纸的产品范围界定为:铜版纸、胶版印刷纸、胶印书刊纸、复印纸、轻型纸、字典纸和书写纸七类纸种,其次是生产过程。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包括选择再生纸浆的使用问题;在工艺的先进性方面,考虑能耗指标的加严、COD 排放的指标的控制等;在关注企业的环境行为方面,重点考虑白度与排放的影响。最后讨论产品指标时,重点关注荧光增白剂的可迁移性、可吸收有机卤(AOX)的控制等。
会上,环保部组织对文化用纸环境标志标准制订的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分工, 4-5月份由环保部和中国造纸研究院组织专家到企业现场调研,由企业提供原始数据,支持标准的起草。
(关键字:纸 纸业 环保 技术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