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丢弃在垃圾桶内的饮料瓶,很有可能最终会出现在中国美国75%的铝废料、60%的废纸以及50%的塑料废品都出口至中国。不过,中国海关针对“洋垃圾”进口而实施的严格新法规,令国际废料和废品贸易陷入一团混乱,同时也对美欧废品回收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新挑战。不过,也有部分企业认为,中国海关的新法规有助于淘汰没信用的企业,让废品回收行业得到好处。
海关行动让外国商人忐忑
中国海关总署于今年年初决定在全国海关开展为期10个月的加强进口固体废物监管、打击“洋垃圾”走私的“绿篱”专项行动。这一行动让美国废品回收企业感受到了明显的不同。
洛杉矶一家国际废品贸易公司总裁道格·克雷默如此表述道:“过去,许多企业把中国当成垃圾场,把大量劣质废料和废品都丢弃到那里。如今,情况将彻底发生变化。”
而对于中国政府提高环保标准的这一行动,克雷默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我认为中国的确有必要对进口可回收物品采取更为严格的审查和监管。”
对进入中国港口的废金属、废纸和废塑料等“洋垃圾”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效果。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自从“绿篱”行动今年2月启动以来,海关已经截获了80万吨走私废料。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忐忑不安的贸易商已经注意到了中国“绿篱”行动的决心,拒绝向中国运送可能含有大量不可回收材料的废品。这些不可回收材料包括混杂在可回收废品中的各种未清洗物品、不可回收的塑料制品或各种零星的垃圾。
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城市已经发现,中国已经不再随便接受其草率分类、夹杂着各类杂质的可回收废料。
上个月,国际再生资源企业联合组织“国际再生局”年会在召开。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回收厂家杰米尼公司主席苏伦德拉·波拉德在会上用“蝴蝶效应”形容“绿篱”行动给欧美带来的影响,他说道:“中国的一只蝴蝶已经在欧洲引发了一场飓风。”
中国处理进口废品还有问题
不过,中国也并不是对来自欧美的所有可再生废旧资源都采取重拳打击的做法。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迅速发展的工业需要大量资源,而来自其他国家的废旧塑料瓶、旧金属等可回收再生的资源可以成为工业发展的一大支持。
在中国金属回收协会最近召开的会议上,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前巡视员李新民就指出,“合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可以作为中国工业发展所需资源的补充,不仅能够节约能源、提升经济效益,还能保护环境。”
然而,目前中国对从国外进口的各种可再生废料和废品的处理还存在不小的问题。以进口的废塑料来说,大多数的回收再造都是由简陋的家庭作坊完成的,这些家庭作坊通常没有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往往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附近的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
戴维·康奈尔是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用后可再生塑料回收协会”技术顾问,他指出,中国的废品回收者“已经习惯了购自美国的废旧塑料中含有20%的垃圾”。而这些垃圾必须要从可再生废塑料中分拣出来,掩埋或焚毁,会对中国的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监管所有的废品回收家庭作坊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中国政府选择在港口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从源头控制“洋垃圾”进入中国。
运费低廉致出口猛增
其实,过去几年来,国外废旧物品进口至中国的数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根据美国方面公布的贸易数据,2011年,废料和废品是美国当年对华出口价值额最高的产品,去年才被大豆赶超,跌至第二位。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废品回收利用研究所的数据,在2011年,美国总共出口了2300万吨的废品,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到了中国。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之所以会出口这么多的废品,主要原因在于无法处理这些废品: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多回收再生设施,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制造业需求来“消化”这些废品。美国废品回收利用研究所所长罗宾·威纳说:“如果美国的边境关闭,如今出口国外的大多数废品都将被送往垃圾填埋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承受这么多垃圾。”
航运公司为了赚钱,降低废品运输费用也是导致美国的废品出口量猛增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大量集装箱邮轮运送着电脑、手机、电视等商品从中国来到美国,航运公司显然不愿意这么多的集装箱空着回去,为了减少损失,他们向承运人提供返程的价格优惠。
如此一来,从运费上来看,将一个装满金属废品的集装箱运到中国的港口,比用火车将这些废品从洛杉矶运送到芝加哥的铸造厂还要便宜。这种便宜,美国的废品回收企业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此外,在中国分类和回收废品的成本也远低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