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主力上周继续下行,但主要是菜油的大幅下挫带动其跟盘回落。主力01合约勉强在7300元/吨一线寻得支撑。豆油经历长期的下跌,下方空间因较为有限。但受后市南美大豆集中到港预期压制,豆油上行乏力,加之宏观面疲弱,豆油做多热情不足,一旦继续有新鲜利空压制油脂市场,豆油下行空间则有进一步打开的可能。
豆油库存上周快速回升,料油粕比价仍将低位徘徊
从11月末至5月底,豆油商业库存经历半年的去库存进程,库存总量回落至98万吨一线。3、4月份中,由于春节期间下游大量备货,需求一度转淡,导致豆油去库存化进程基本停滞。而3、4月份中,由于国内进口大豆库存偏紧,油厂方面本来就降低了压榨开工率,3月初开始全国范围主要油厂平均开工率自47%下调至41%,直到5月下旬开始随着南美大豆的集中到港才有所回升。可以说,豆油去库存的最佳阶段已经过去,后期随着大量南美大豆到港,油厂加大开工率,且豆油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后期豆油去库存化压力较大。故料豆油合约仍将承压,因该合约上并不具备吸引市场趋势性做多的基本面。
从豆油的每日成交量可以看到,豆油需求方面自5月中旬开始再度回复至平稳清淡,且5月南美大豆到港,油厂开工率上升,使豆油商业库存有缓慢增加的迹象。夏季本就是豆油消费的淡季,6、7、8三个月内,面临接近2000万吨左右的进口大豆到港压力,对自身需求较为刚性的豆油来说,市场预期后市库存上升压力将再度显现。
当然,自2月底开始,南美大豆丰产确认这一利空豆类的因素在豆油品种上得到有效的释放,1309合约盘面上形成近1000元/吨的跌幅,因此目前豆油主力1月合约7300元/吨的价格已部分消化了南美大豆增产对国内豆油供需平衡所造成的利空影响。但后市供应预期的大幅上升,仍使多头暂时缺乏买兴,市场静待豆油后市库存的表现。
国内进口大豆处于到港高峰
根据国粮中心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货量为398万吨,5月到港量为560万吨,使油厂开工率较之前有所回升。同时,进口大豆港口库存从5月中旬的350万吨回升至6月中旬的430万吨,进口大豆供给偏紧格局得到实质性缓解。6月国内港口大豆到港总量为727.7万吨,但其中部分船期或将推迟至7月份到港,后市到港总量压力较大,6、7、8三月总体到港量或将达到2000万吨。以国内月均550万吨的压榨量,后市大豆供给趋于宽松为大概率事件。
1季度巴西港口装运的推迟并不代表国际大豆供给的绝对数量会有所下降,而是由于巨量的出口计划,使出口高峰期不得不延长至7月。据巴西贸易部数据显示,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354万吨,4月份跳增至715万吨,5月份出口大豆创795万吨的天量,(历史最高记录728万吨),其中逾65%的出口将运往中国。6、7月份的出口也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6月份开始,庞大的到港数量对应相对稳定的压榨消耗,国内港口大豆供应偏紧的局面将继续改善,目前国内进口大豆港口库存回升至430万吨。就供需而言,由于豆粕价格高企,需求刚性,油厂仍有可能实施以粕养油的经营策略,后市豆油供给压力依旧不小。从动态的角度看,目前南美大豆到港完税成本在4200元/吨左右,按照当前豆粕、豆油现货平均价格测算,沿海油厂加工收益仍在100元/吨上方,后期油厂加大开工率为大概率事件,供给预期的增加将给豆油品种价格反弹继续形成压制。
整体上,国内豆油消费需求依旧平稳清淡。6月中下旬,进口大豆到港明显加速,油厂开工率有所上升,豆油商业库存回升至100万吨。因此,就自身基本面来说,豆油市场做多动力明显不足,料后市依旧跟随豆类整体偏弱运行为主。
(关键字:豆油 库存 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