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以来,油脂价格整体出现了急速下滑,豆油价格从去年的10000元/吨上方下滑至7000元/吨附近,跌幅约30%。棕榈油价格则从8000元/吨上方下跌至5400元/吨,跌幅约为32.5%。
国内油脂需求经过2000年以来10多年的快速增长,需求增速放缓,而豆粕需求因养殖的快速增长不断增加,豆粕强势,油厂挺粕空油,压制了油脂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2012年末政府严控三公消费,一定程度打压了餐饮市场,使得油脂需求放缓。而葵花油、玉米胚芽油的快速增长,挤占了部分三大油脂的消费市场。此外,全球榈油大幅增产,棕榈油持续走低,豆棕价差过大,棕榈油替代豆油比例增大,也打压了豆油价格。
植物油特别是棕榈油产量的大幅增加,使得植物油期末库存继续增加。从时间上看,每年7~9月马来西亚和印尼棕榈油开始进入增产周期了。”
政策层面对于油脂利空仍在:欧盟委员会一个月前宣布对阿根廷和印尼生产的生物柴油征收最高达10.6%的临时反倾销税,也是利空,因为印尼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近期利空还包括伊斯兰教国家已经步入斋月节,节前采购已经完成;两大主要进口国中国和印度则因本国的高库存以及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降低进口量。加上夏季本来就是食用油脂的消费淡季,这些都压制着油脂期现货价格。
7月末8月初,油脂基本面依旧偏空,而且技术指标依旧显示油脂期货处于超卖格局。
(关键字:利空 油脂 期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