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通知显示,“十二五”时间过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相对滞后。要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后3年年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需降低3.84%,比前两年平均降幅高1.03个百分点,氮氧化物平均降幅需达到4%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长加快,能耗强度下降速度放缓,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加大,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更加艰巨。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难度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下降16%,比2005年下降3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
据了解,2011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实际下降了2.01%,而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2011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应为3.5%,2.01%和3.5%的差距给之后几年的节能工作带来了压力。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因为“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地方节能的压力和动力降低。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刺激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工作有所弱化。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地方由于经济发展的冲动,容易发展一些高耗能产业。尤其对于西部地区来讲,能源资源富足却没有其他的经济优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更是发展经济的机遇,这进一步导致其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1年各省区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完成了年度节能目标但落后于“十二五”节能目标进度的地区有内蒙古、辽宁、江苏、福建、江西、广东6个省(区);未完成的地区有浙江、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6个省(区)。许多西部省份都在未完成任务的名单之中。
另外,国家发改委还表示,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统计数据加权平均所得出的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7%,这一数据比全国统计值高1.5个百分点,地方与国家的统计数据不衔接且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家发改委担忧,由于地方数据和国家数据的不衔接,节能压力难以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节能工作力度和重视程度普遍下降,即使各地区都完成了“十二五”节能目标,国家的“十二五”节能目标也有可能完不成。
“我们搞节能减排已经20年,纵观这些年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一旦经济形势火热,节能减排目标就完成不了;如果经济疲软,节能减排目标就可以比较好地实现。”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原因就在于经济形势好转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纷纷上马,政策拦也拦不住,客观上推高了能耗与排放;经济形势不好时,这些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又会自然消减。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管制能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而各地方政府也未必愿意控制。”
令人关注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2012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4.52%、3.05%、2.62%、2.77%,实现了全年目标。
“2012年国际经济相对疲软,我们的节能减排目标就实现了,这完全印证了上面的观点。所以,虽然‘十二五’节能减排进度滞后,但如果接下来经济仍然疲软,目标也有可能实现。”林伯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