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中央10个巡视组已全部“晒”出了自己的“账单”,几乎每张“账单”的最后一项,都是“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已转中纪委、中组部处理”;9个被巡查单位都被查出有腐败问题。
自今年3月以来,党中央一再表示,腐败对执政的共产党的生存构成威胁,分析认为,新一届党中央将反腐败问题提上一个新的高度,意在表明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5月底开始,10个中央巡视组密集进驻内蒙古、江西、湖北、重庆、贵州、水利部、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出版集团开展巡视。此后,新一届中共中央开展的首轮巡视工作就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
“当好‘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本轮中央巡视开始前,中纪委提出了这一要求。但也有评论说,本轮中央巡视不仅仅是揪出“老虎”,更积极的意义在于,为下一步中央巡视制度改革“铺路”。
分析认为,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更加细致、务实,反映出中央的反腐决心,但“巡视反腐”不能虎头蛇尾,被巡视单位和纪检部门对于问题的整改、查办更为重要。
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部分问题
●第一巡视组(中储粮)
1.公司内部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纪检监察力量薄弱,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
2.执行制度不力,程序不够规范,对干部管理不够严格
3.日常经营管理方面,有的投资决策不够科学,安全生产管理存在较多隐患,虚报库存、掺杂使假等问题时有发生
●第二巡视组(湖北省)
1.存在个别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一些基层单位和农村干部的腐败问题呈上升趋势
2.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作风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片面的政绩观,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很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文山会海”现象,有的超标准配车、超标准接待
3.个别地方和部门违规突击提拔干部,竞争性选拔干部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巡视组(水利部)
1.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基层单位监管力量薄弱,个别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管理不严、执纪失宽
2.重建轻管问题尚未根本转变,文风会风还需进一步改进
3.干部交流不够,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
●第四巡视组(内蒙古自治区)
1.矿产资源配置、工程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廉政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力;一些领导干部在年节、婚庆中有送收红包、礼金问题
2.一些干部执行规定搞变通,变相公款吃喝;少数干部作风飘浮,担当意识不强,遇事推诿扯皮,不接触矛盾和问题
3.执行制度不严格,一些地方和单位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违规设立非领导职务
●第五巡视组(重庆市)
1.对一把手管理监督不到位,个别领导干部信念动摇、思想滑坡、道德失范,国有企业存在腐败隐患,“苍蝇”式腐败问题比较突出
2.“四风”问题仍然存在,顶风违纪案件还有发生
3.选人用人的一些习惯做法不当,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规范,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第六巡视组(贵州省)
1.少数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有些案件的处理上存在查处不及时、处理偏轻等问题;由于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措施,导致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
2.个别地区存在虚报统计数据行为,文风会风需进一步改进
3.对个别领导干部的考察不够深入,工作程序需要进一步严格和规范
●第七巡视组(中国出版集团)
1.有的领导人员存在一些违规违纪问题,集团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有的单位买卖或者变相买卖书号、与民营企业等单位违规合作,有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违反集团财务和薪酬管理规定
2.执行有关规定尚不够严格,所属个别单位存在公款高消费现象
3.选人用人制度不够健全,对所属单位领导班子配备不够及时
●第八巡视组(江西省)
1.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存在插手工程建设项目、谋取私利、节假日收送红包礼金等问题
2.一些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有的甚至顶风公款吃请
3.存在超编制配备干部,个别干部“带病提拔重用”等问题。此外,干部群众还反映,一些地方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
●第九巡视组(中国进出口银行)
1.有的贷款发放不规范,存在廉政风险,有利用信贷权谋取私利的情形
2.有的领导人员勤俭节约意识不强,作风不够深入
3.制度和程序不够规范,编制职数管理不够严格
●第十巡视组(中国人民大学)
1.惩防体系建设特别是财务管理、领导干部薪酬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出国管理不规范,公款吃喝、送礼现象依然存在
3.一段时间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不够到位,干部任用和管理不尽规范。
(关键字:中央 巡视组 中储粮 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