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马来西亚棕榈油数据影响,国内油脂市场大幅反弹,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而粕类市场并未延续节前强势,节后表现较弱,粕强油弱格局出现颠覆。然而,分析师普遍认为,由于油脂基本面情况偏弱,粕强油弱仍是趋势。
【油脂库存高企,去库存化压力较大】
受“双节”备货需求刺激,国内油脂库存有所下滑。然而,整体上来看,我国三大油脂库存依然偏高,去库存化道路仍旧漫长。
据统计数据,截至到10月初,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量约92万吨,高于同期水平。国内豆油商业库存量大约为10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8%左右。本年度国内菜油收储大约200万吨,总储备量可能达到600万吨的水平,这已经超出了中国一年的菜油消费量。
事实上,目前各大油脂库存数据均较前期有所回落。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进口油脂数量持续增加。从今年中国海关公布进口油脂数据来看, 国内菜籽油1-8月累计进口118.46万吨,同比增加67%;菜籽1-8月累计进口229万吨,同比增加24%。豆油1-8月累计进口69.71万吨,同比减少28%。棕榈油1-8月累计进口387.4万吨,同比增加8.7%。大量油脂的进口,使得国内油脂受冲击,去库存化压力加大。
长江期货分析师韦蕾向大智慧通讯社表示,由于USDA报告延迟发布,市场现在缺乏有力消息指引。因此,马来西亚棕榈油数据的利好带动整个油脂反弹。然而,油脂高库存压力犹在,油脂仍较粕类偏弱。
上海健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瑞安认为,目前,国内油脂市场仅仅是短线反弹而已。由于库存压力等原因,这两天的走势并不能会改变粕强油弱的格局。
【多空消息交织,国内油厂挺粕意愿强烈】
虽然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时间依旧未确定,然而其余经济机构和国家的报告对盘面影响仍在。而国内油厂挺粕意愿仍然强烈,油脂或难一举改变其弱势格局。
美国农业部停止运作,而其余美国调查机构仍旧照常运行。而就各大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美豆产量依然不低。据Informa发布的最新数据,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可能达到2.84亿吨。同时,Lanworth最新报告亦将美国大豆产量数据从31.12亿蒲式耳上调至31.6亿蒲式耳。11月后美豆将集中上市,这将对国内油脂市场形成压力。
与此同时,进入冬季,棕榈油进入减产季节,有利于国内棕榈油去库存化,利多棕榈油市场。然而,菜油抛储概念仍在。虽然从前几次抛储的情况来看,由于拍卖价格远高于进口菜油,国储菜油顺利销售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国储抛售依然对市场形成潜在利空。
由于国庆长假,部分油厂停工,使得粕类市场供应紧张,现货价格上扬,对其期价形成支撑。而由于油脂利润较低,长久以来,油厂挺粕意愿较强。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夏旗告诉大智慧通讯社,短期内,油脂将会延续反弹走势,但空间不大。而粕类现货价格都处在高位,未出现大幅调整。因此,粕弱油强的局面难以持久。
国联期货分析师王佳博也指出,粕强油弱仍是大趋势。然而,短期内,由于基本面情况的变化,两者关系将出现一段平稳或者回落期,但是,都不能改变长期趋势。
【国庆油粕比失真,节后回归正常区间】
前期,由于“双节”的到来,市场备货积极,使得粕类需求急剧上升, 油粕比急速下降,有探底趋势。而节后,油粕比需回归正常区间,粕类需要回调。
根据上海中期的统计数据,整个9月上中旬,1月油粕比在1.95-1.99之间。在当时的基本面情况下,这个油粕比是合理区间。而在国庆最后一周,豆粕现货市场备货积极性很高,结构性短缺出现,使油粕比下行至1.85。节后,油厂恢复开机,油粕比出现反弹。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朱罡指出,国庆节前豆粕备货需求使油粕比价失真,现在只不过是恢复到其合理的位置。因此,油粕比有个小幅的反弹。而这种反弹并不能改变粕强油弱的局面。国内供需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大改变,油脂形成趋势性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光大期货分析师许爱霞也表示,油粕比目前处于历史比较低的值,市场需要做一定的回调。
截至周五收盘,豆粕1401主力合约报3655元/吨,周跌幅为1.51%。菜粕1401主力合约报2470元/吨,周跌幅为0.52%。豆油1401主力合约报7064元/吨,周涨幅为1.49%。棕榈油1401主力合约报5620元/吨,周涨幅为4.38%。郑油1401报7322元/吨,周涨幅为1.09%。
(关键字:油脂 粕强油弱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