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以来国内油脂触底反弹,连豆油1月及连棕榈油1月涨幅分别达到4.14%及9.7%左右。展望后市,国内油脂库存下降导致油脂期现价格底部上移,而美豆出口销售好转预期或将支持美豆走强,国内油脂价格或继续受到提振。短期来看,豆油5月及棕榈油1月上方压力分别在7450、5950元/吨,尽管期价在这个阻力位有调整的可能,但若能够突破该压力位,期价上方空间或被打开。
一、美豆类或偏强整理
近期11月美豆维持在1250-1300之间窄幅震荡,期价在期价大幅回调之后整理修复。除此以外,美政府关门导致农业部信息公布延后,市场缺乏信息指引,也是美豆区间震荡走势的原因之一。
随着美国农业部正常运营,市场对于数据的预期将再次开始主导美豆类走势。目前来看,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口销售22.20万吨美国大豆,向未知目的地出口14万吨美国大豆,2013/14市场年度付运。此外,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大豆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9月26日当周,美国2013/14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860,700吨,2014/15年度大豆出口净销售43,000吨。
根据天下粮仓的调查,因美豆收割上市有所延期,部分船期推后,2013年10月份中国各港口进口大豆到港总量456.2万吨,低于之前按装船情况跟踪的预估值480万吨。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偏少导致国内部分油厂开工率下降,而目前压榨利润相对较好,油厂进口大豆积极性仍在。美豆出口销售的好转或继续为美豆带来提振。
第二,供应压力仍是压制美豆期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多数谷物分析机构预期美国玉米和大豆单产高于美国农业部(USDA)目前的预估值,因随着玉米作物带收割工作的加速推进,种植户和谷物储运经销商报告称单产高于预期。近期对16家分析机构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预估大豆单产为每英亩41.931蒲式耳,高于USDA9月预估的41.2蒲式耳。产量料为31.91亿蒲式耳,高于USDA预估的31.49亿蒲式耳。9月中旬美豆11月最高上冲至1409附近之后大幅走低,收获压力得到一定释放,尽管近期有所缓和,但若收获过程中天气利好,不排除单产被上调的可能。美豆上涨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关注美豆在1350美分附近的压力。
第三,资金入场烘托多头氛围。从美豆类期货总持仓来看,与10月初相比,美豆、美豆粕、美豆油期货总持仓分别增加6.06%、5.58%、3.18%,资金有小幅流入迹象。量能增加烘托出多头氛围有所好转,美豆类价格会受到提振。
第四,油粕套利解锁,美豆油走出V型底。近期美豆油触底反弹,10月初以来上涨近2美分左右,美豆油12月合约走出了一个V型底部。美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豆油库存为13.72亿磅,为八年低位,交易商出脱看涨豆粕/看跌豆油的套利交易也扶助支撑美豆油价格。
二、出口数据预期利好或推升马来西亚棕榈油
船运调查机构ITS称,马来西亚10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781,043吨,较9月1-15日出口的732,412吨增加6.6%。船运调查机构SGS称,马来西亚10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799,853吨,较9月1-15日出口的715,642吨增加11.8%,其中中国进口了167,260吨,较上月同期112,770增48.3%。同时,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增幅小于预期,目前市场预期10月产出增长温和,同时需求强劲,可以令2013年库存不超过200万吨。也就是说,尽管产量增加仍有可能增加库存,但增幅或放缓。马来西亚棕榈油1月合约目前处于多头格局,上方压力在2500林吉特/吨附近。
三、国内油脂库存下降导致油脂价格底部上移
近期国内大豆及港口棕榈油库存下降明显。截至10月21日,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为489.32万吨,9月初是630万吨,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89.72万吨,9月初为113.52万吨,分别下降22%、21%。国内港口库存的下降导致国内油脂油料成交量有所反弹,贸易商心态有所好转。国内油脂现货价格的底部有所抬升。
目前国内外棕榈油倒挂依然明显,马来西亚棕榈油1月份到港的24度棕榈油的到岸价在6300元/吨,截止10月21日,张家港港口棕榈油现货报价5950元/吨,内外价差倒挂350元/吨。价差倒挂将会为连棕榈油价格提供一定底部支撑。
10月初以来国内油脂触底反弹,连豆油5月及连棕榈油1月涨幅分别达到4.82%及9.7%左右。从日K线来看,国内油脂已走出了一个小的W底,其中连棕榈油1月相对明显。豆油5月及棕榈油1月上方压力分别在7450、5950元/吨,尽管期价在这个阻力位有调整的可能,但若能够突破该压力位,期价上方空间或被打开。
(关键字:库存 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