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绿肥红瘦”。截至收盘,国内市场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大多收跌,但部分油脂以及豆类商品表现强势。其中,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收于3422元,上涨0.8%。此外,豆油也微幅收高。
国内豆类期货的上涨受益于芝加哥农产品期货走强。10月23日,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全线收高,其中大豆11月合约开盘后一路上扬,使豆价一度攀升至9月27日以来新高,最终收于每蒲式耳(约合27.1公斤)13.10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7.75美分,涨幅为0.6%。
出口需求炒作支撑美豆价格。最新一期出口周报显示,美豆出口检验量5932.5万蒲式耳,前一周为4744.1万蒲式耳,今年以来累计达1.73745亿蒲式耳。有消息称,俄罗斯近期进口12万吨美豆,此前已经购买了12万吨美豆,而去年俄罗斯仅进口8.1万吨美豆。
南华期货分析师顾崴认为,美豆近期走势仍然强劲,维持多头行情,这对国内豆粕期货走势构成支撑,但考虑到豆粕价格已经较高,美豆上涨对豆油的拉动效应将更为明显。
此外,美豆产量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作物供需报告显示,美豆收割率为63%,5年均值为69%;优良率为57%,前值为53%。数据显示,美豆收割进度略有滞后,但总体无大碍。
市场目前聚焦在美国农业部11月将发布的供需报告上,并预计大豆单产高于预期。据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分析师预计,今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为41.931蒲式耳,高于美国农业部9月预测的41.2蒲式耳。
顾崴认为,此前干旱天气对美豆产量影响有限,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豆生产情况较为良好,丰产已成为既定事实。
广发期货分析师李盼表示,美豆单产可能调高,南美大豆目前的播种情况也符合预期,美豆上涨空间不大。
美豆增产预期将打压国际豆价,进而影响国内豆类期货。李盼指出,11月至12月到港大豆将逐步增加,饲料厂前期基本备货完毕,豆粕面临较大的现货下跌压力。此外,豆油短期有压力,但下跌空间有限。
(关键字:豆类 油脂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