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棕榈油在一片看空声中反弹,目前双底形态已经形成。10月中下旬,马来西亚产区遭遇持续性暴雨天气,市场担忧大雨会影响棕榈油的收割运输工作从而导致10月产量下降,内外盘期价双双走强,国内棕榈油一度封于涨停。
马来西亚降雨季并非长期利多因素
根据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历史数据,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呈现长期增长趋势,厄尔尼诺对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从厄尔尼诺的表现来看,厄尔尼诺给太平洋东部地区带来降雨,而使太平洋西部地区出现干燥气候,干燥天气不利于棕榈树生长。反之,拉尼娜会给太平洋西部地区带来降雨,而使太平洋东部地区出现干燥气候,在拉尼娜气候出现的年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总体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目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没有形成的迹象,对棕榈油产量的长期影响因素并不存在。目前马来西亚正在进入雨季,降雨对棕榈油生产运输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长期影响因素,后期主要看马来西亚进入减产季节后棕榈油供应的变化。
欧盟反倾销并未影响全球供需
近期导致马盘棕榈油走强的另一因素,是欧盟将对阿根廷及印度尼西亚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关税的问题。《油世界》报告认为,欧盟限制生物柴油进口,将导致其对棕榈油和菜籽油的进口需求增长。此部分增长如果来源于对马来西亚棕榈油的进口,将会大大提高对马来棕榈油的需求。欧债危机后,欧盟一直处在缓慢复苏的过程中,国际贸易是其寻求经济增长的少数途径之一。近年来,由于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出口至欧洲的生物柴油数量和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本地相关产业受到严重威胁。
2012年8月29日,欧盟生物柴油委员会就申请对原产于阿根廷和印尼的生物柴油进行反倾销调查。根据欧盟法律,欧盟委员会必须在13个月内完成调查,并可在9个月内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今年5月28日,欧盟对这次调查作出了初裁,决定对来自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的9个企业所生产的生物柴油征收临时反倾销税。自5月末欧盟对阿根廷、印尼实施临时反倾销关税以来,其自马来进口棕榈油的量并未见明显提升。虽然8月进口量激增至22.88万吨,但9月进口随即回落至19.94万吨。可见,征收反倾销关税并未促使欧盟从马来西亚进口更多的棕榈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欧盟对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产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税将不会对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出口量造成明显的提升,对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出口将有一定程度的提振作用。从全球供需状况来看,欧盟对棕榈油需求的增加抵消了印尼国内对棕榈油需求的减少,此消彼长的需求并未改变棕榈油的整体供需状况,国际棕榈油价格难以因此走高。
后市展望及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近期支撑棕榈油反弹的都是阶段性的短期因素,马来西亚进入雨季后降雨增加影响的只是收割以及运输环节,短期内或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反而有助于棕榈油单产的提高。预计11月份,大连棕榈油价格将以振荡下行为主。
(关键字:炒作 棕榈油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