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供应存分歧 棕榈油后市多空不一

2013-12-13 10:13:29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大商所2013“十大期货研发团队评选”现场发现,今年参赛研发团队的报告策略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明确的投资策略,具体到进场点、出场点;另一种是比较模糊的,只是针对品种的一个大方向的概括。不过,就今年的现场评审报告来看,各参赛团队的观点都有充实数据作支撑。

中国国际期货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11月份之后,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期。另外,6月份之后出口扩张态势明显。目前,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已经回到200万吨以下的水平,预计未来几个月,该国库存仍将维持在200万吨以下,远低于2011年和2012年的同期水平。“整个底部形态基本确立,上涨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期价一旦突破6500元/吨,上涨空间将进一步被激活。”该团队负责人说。

锦泰期货研发团队却给出了相反的观点:“印度尼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张,预计其2014年棕榈油产量将突破3100万吨,期货库存将达到300万吨,整体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另外,棕榈油价格底部已经形成,但基本面不支持行情反转,在连续上涨后,价格面临压力。”

中大期货研发团队认为,油脂总体供应宽松,月度产量呈现前紧后松的分布状态,而需求平稳,库存先降后升,“2013/2014年度棕榈油价格前高后低,拐点出现在明年一季度末二季度初”。

对于上述陈述,浙江敦和投资有限公司商品基金经理俞培斌表示,各个团队对棕榈油的分析已经做得比较专业了,这些专业的报告中不乏更专业的报告。

研发团队对棕榈油后市的看法分为两种,这是因为其对于棕榈油未来供应存在分歧。而在需求上,他们都认为需求将缓慢增长,甚至有个别团队,如冠通期货,认为大量发展生物柴油会提振棕榈油需求。

对于豆粕供应端的研判,各团队分歧不大,认为在当前南美天气理想的情况下,丰产预期强烈,从而使得全球大豆供需格局进一步宽松。不过,在对后期价格走势的研判上,出现了不同声音:多方认为,中国国内对蛋白的需求强劲,后期豆粕现货价格将保持坚挺,有利于豆粕期货价格上涨;空方则认为,供应量大增会导致豆粕期价重心下移。

参与评选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比较这几年的评选活动,感觉整个行业一年年在进步,多数参赛队伍注重对产品供需格局的趋势性研判,分析问题有理有据,逻辑缜密。然而,中间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报告总体感觉有些同质化,缺乏独到性。

今年现场评选的研发方向多以基本面研究为主,基本的数据大同小异,不同的是,研发团队各自截取了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数据。

在南华期货农产品研发团队何琳看来,研发团队在分析基本面的同时,也应兼顾现货市场,从现货的角度去解释行情以及对数据进行反馈,研发报告可针对企业的需求去设计。
 

(关键字:供应 分歧 棕榈油 后市)

(责任编辑: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