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1亿吨

2014-1-17 9:45:34来源:广发证券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3年新增熟料产能大幅下降,供需关系改善明显2013年全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新增量1.02亿吨,同比增长6.4%,相比于2012年的1.60亿吨,增速11.2%,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而且和过去几年相比,新增产能绝对量最近10年中只有2003年(8494万吨)、2006年(8779万吨)以及2007年(9148万吨)三年低于2013年水平,站在增速角度,由于2013年产能的存量基数高于上述三年,2013年产能增速是从200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由于直接计算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会存在误差(比如,落后产能存量数据无法确认,每年实际淘汰的落后产能数据也无法确认),我们可以用新干法熟料产能增速与水泥产量增速做对比来观察当年行业供需格局的变化。2013年全行业水泥产量增速(9.3%)大于熟料产能增速(6.4%),反映行业供需格局已经出现正向改善(实际上像2011年如果考虑到落后产能淘汰,水泥产量增速很有可能大于熟料产能增速),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2011年和2013年行业尤其是东部地区景气度较高。

预计2014年全国新增产能约7000万吨左右,对应产能增速4.1%,新增供给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新增产能集中在西南/西北,两广/京津冀/江浙沪皖产能投放基本结束分区域来看,西北和西南地区新增产能分别为2694与1960万吨,占全国新增量的45%。其中新增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省份只有新疆、贵州和山西,其他省份新增产能均在600万吨以下。华北地区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山西省(1085万吨),如果只看京津冀地区,则2013年产能增速只有3%;华东地区整体产能增速为4%,但若剔除福建、江西、山东,江浙沪皖地区产能增速也只有2%;两广地区产能增速也只有4%。

供给端改善能够带来价格和盈利的向上弹性在2014年建材行业策略报告中,我们曾经提到,新增供给变少、供需关系改善,能带来水泥价格和企业盈利提升。由于2004-2005、2007-2008以及2011-2012年是熟料产能集中投放、需求下滑的阶段,我们选取以上三个时间节点检验了前一年各省熟料产能增速以及后一年上半年各省水泥价格的最高涨幅,结果表明新增产能和水泥价格涨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在产能冲击较大的区域,第二年上半年水泥价格上涨幅度较小;而在产能冲击较小的区域第二年上半年价格涨幅较大。从而说明边际供需的改善或者恶化对后续的价格和盈利存在显着的影响。

(关键字:熟料 产能)

(责任编辑:0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