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之后,豆类油脂市场整体走出一波低位反弹行情。其中,连盘豆油9月合约自节前低点跳涨,月内涨幅逼近500点。连豆受益于临储大豆收购政策的底部支撑,延续了上月以来的“碎步”攀升行情,月涨幅在2.49%,逾百点。豆类油脂的这波触底反弹,基本符合我们在此前报告中的预期。
震荡上涨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节日期间外盘强劲表现的溢出提振;其二,南美大豆临近关键生长期,市场对于产区土壤墒情的忧虑。除此之外,从国内终端消费市场来看,春节小长假期间食用油、畜禽消费的集中释放的后效应亦不可忽视。
接下来,在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集中上市之前,北半球供需仍将是豆类市场多空博弈的主战场。3月份,巴西内陆、港口物流或否改善将直接影响当地早熟大豆的上市进程。国内油、粕交投的恢复将决定临储油脂能否顺利出库,以及东北主产区余粮的消耗进度。
一、国内市场:“短多长空”
(一)国产大豆成本高企
囿于本年度国产大豆产量不多,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凸显。目前,东北主产区基层粮源比较短缺,农户手中余粮数量只有90万吨左右,流通环节也只有32万吨,并且余粮中优质豆的数量更加稀少。依据相关调查数据,作为国内最大的产区黑龙江,截止2月末农户余粮比例已不足30%,个别剩余量高的地区可能在40%左右,而去年同期全省余粮在五成以上。
从产区大豆现货价格来看,当前油用大豆收购价格集中在4160-4240元/吨,食用大豆价格偏高,在4500-4900元/吨。相比之下,我国去年四季度公布的临储大豆收购价格是2.3元/斤,所以可以推断,截止4月30日本年度临储收购完成,该收购价格对于豆类价格仍然存在明显的支撑。
除了豆价本身成本高企,铁路运输费用上调导致销区大豆成本上升。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10号),决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调整铁路货物运价,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
依照通知规定,南昆线、威红线执行的临管运价相应调整如下:整车货物每吨公里0.157元,自轮运转货物每轴公里0.471元;零担货物每10千克公里为0.00157元;集装箱货物每箱公里运价率分别为:20英尺箱3.928元,40英尺箱5.342元,空自备箱按重箱费率的40%计算。据此,哈尔滨至江苏以南地区铁路的大豆运费价格将普遍上涨20-40元/吨,四川以及云南地区涨幅高达60-80元/吨。
不过,在未来一两个月,东北大豆部分固定消耗仍不可避免,农民备耕来临,将带来手中余量的一次集中出货。与此同时,国家直补政策或将公布具体细节,接下来,4月份以后国家临储拍卖也可能随时开始实施,会对豆类期价上涨构成中线压制。
(二)港口大豆消耗减速
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月26日,我国进口大豆港口库存维持在565.121万吨的相对高位。而进口大豆每日港口消耗在18.3万吨,处于近6年同期最高水平。这反应节假日的消费旺盛并未能有效加快国内市场的“去库存”进程。
新增供应方面,依据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91万吨,低于上月的740万吨,环比下降20.1%。另国粮信息中心预估,2、3月份进口量分别递减至505.4万吨、348.7万吨。其中,3月份预估值已经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到达近5年低位。可以想见,在接下来一两个月内,港口地区油企、贸易商进口需求量仍会相对清淡。
(三)肉禽需求不振拖累粕价
近期,我国养殖企业亏损面较大,饲料企业担心未来需求下降,订购意愿受到抑制,大多压缩库存。油厂待执行合同数量减少,且饲料企业提货速度放慢,油厂库存进一步增加,部分地区供给十分宽松,导致粕价低迷。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 月中旬,国内猪粮比价为5.49,进一步向下偏离养殖盈亏平衡点,养猪业亏损程度继续扩大。农业部监测的1 月份全国4000 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比上月下降了4.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养殖亏损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明显下降预示未来生猪存栏量将受到抑制。
加之,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家禽养殖收益低迷,鸡蛋价格的下跌使短期收益回升无望,并可能影响到企业补栏意愿。截至2 月23 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36 个大中城市鸡蛋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6%,近三周累计回落1%。
畜禽存栏预计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不利于豆粕需求的上升。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充足,进口大豆到货速度快于去年同期,豆粕供给预计充足。供需层面偏松很可能对豆粕价格形成进一步的压制。
二、国际市场:利好题材浮现
(一)南美再现天气炒作
随着南美巴西、阿根廷大豆临近关键生长期,阿根廷干旱、巴西降雨量偏多的影响逐渐进入市场视野。2月下旬,有气象预报称“在未来31天巴西帕拉纳瓜港和桑托斯港将有20天都在下雨,频繁的降雨可能中断港口物流”。
受强降雨影响,《油世界》将巴西大豆产量由此前预测的8950 万吨,下调至8500 万吨。巴西商品供应局Conab 预计该国大豆产量为9000 万吨,比此前预测值下调30 万吨。
不过,依据USDA最新供需报告预估,2013/1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9000万吨,较上月上调100万吨,出口量达到4500万吨,较上月上调100万吨。此外,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为5400万吨,较上月下调50万吨,出口下调170万吨,至800万吨。
(二)美豆出口需求向好
依据UDSA最新月度供需报告,除了美豆期末库存维持不变超出了此前机构的普遍预期之外,美豆出口、南美产量及全球期末库存均不同幅度上调。报告印证了全球豆类市场供需宽裕的预期,整体影响中性偏空。好的方面,反应了美豆出口需求的相对乐观。
具体来看,报告预计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2.877亿吨,较上月预估增加95万吨,消费需求下调158万吨,全球出口量维持在1.093亿吨,大豆期末库存上调68万吨至7301万吨。预计2013/14年度美豆产量8951万吨,与上月预估一致;出口上调41万吨至4110万吨,目前美豆已签出口销售合同达到4302万吨;预计美豆消费量为4896万吨,较上月下调28万吨。
三、行情展望
综合上述分析,在即将到来的3月份,豆类期价或将处于“底部支撑犹存、上涨动能不足”的尴尬境地,呈现宽幅震荡行情。后续支撑力度或主要来源于南美天气炒作以及我国临储政策。
截止2月中旬,国家临储大豆总库存已经攀上700万吨关口,其中黑龙江504万吨,临储抛售在今年继续实施基本可以确定,若临储抛售时间提前,则豆价或演绎高位回落行情。此外,目前坊间对本年度新实施的直补政策心存疑虑,若政策利空效应较强,也将对豆价形成压制。受这些因素的作用,豆价上涨力度不宜过高估计。
(关键字:豆粕 油脂 短多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