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缓解产能过剩应立足全球产业分工的视角</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4-3-18 9:51:21</span>来源:<span>金融时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在当前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产能 过剩</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在当前环境、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b>产能</b><b>过剩</b>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p> <p>过剩的产能低效无为,消耗大量宝贵资源、污染环境,但是问题还不只这些,许多过剩产能就像一颗毒瘤,越是过剩,却越是加速扩张,挤占了实体经济的正常信贷需求,造成一边是“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较为适度”,另一边却是不少企业感觉资金紧张的尴尬。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才有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的指示要求。</p> <p>人们不禁要问:产能过剩后果有多严重?如何让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活起来灌溉实体经济之树?专家认为问题是严峻的,应立足全球化视角化解这一问题。</p> <p><strong>先看第一个问题。</strong></p> <p>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以钢铁行业为例阐述了这个问题。我国钢铁行业负债超过3万亿元,产能跨越10亿吨,利润却大幅缩水,甚至到了“生产一吨钢的利润勉强够买一斤鸡蛋”的地步。</p> <p>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80%左右,虽然我国近几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但一些新项目不断上马,产能越减越多,导致钢价低迷、利润微薄。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及转型令人担忧。</p> <p>钢铁只是产能过剩行业之一,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都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行业。虽然各行业各具特性,但普遍盈利能力差、负债率高、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概率较高。</p> <p>产能过剩行业是流动性错配的主要聚集地。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大量错配信贷资源已无法产生足够覆盖资金成本的资产回报率,产能过剩行业无畏地借新偿旧消耗着新增信用资源,直接造成周转率和效率大幅下降。他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8年,中国银行系统对非金融部门提供的信用为GDP的1.33倍,之后开始迅速上升,2009年至2010年是第一轮加杠杆,加到1.7倍,2012年至2013年是第二轮加杠杆,加到2.03倍。</p> <p><strong>再看第二个问题。</strong></p> <p>如何缓解产能过剩,让产业结构实现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转型跨越、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p> <p>怎样创新?面对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今年两会提出了不少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开源”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探索发展融资租赁提高资金效率,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增加小微信贷资源的风险补偿、补贴、奖励等各种财政经济手段等。</p> <p>如何改革?截流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供给,倒逼错配目标关停并转,使金融资源更多投入到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上。刘煜辉建议,在未来两三年,中国可以考虑有序地允许“僵尸企业”破产退出,允许不具备经济合理性的地方在建项目下马缓建甚至停建,允许“僵尸信用”终止,即信用市场违约和银行坏债的显性化,积极支持银行进行坏账的清理和核销。这其中设计次序和掌握节奏是个关键性的技术活儿。</p> <p>本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则从全球化视角看待产能过剩问题。他认为,资金以及产能过剩问题不能单从中国来看,这样无法看清调整和发展的方向。他建议,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基础上,立足全球产业分工的视角,加强国际协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能转移和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消化过剩产能,实现缓解产能过剩和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双重目的。</p> <p> </p> <p>(关键字:产能 过剩)</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997)</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