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短期偏空维持震荡行情

2014-4-30 9:26:26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自2011年以来,油脂震荡下挫,熊市行情持续了近三年。尽管价格创出金融危机后的新低,油脂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但供求宽松的基本面在短期仍旧无法给油脂价格带来足够的上涨动力,油脂市场偏空的状况短期内还将持续。

豆油方面,政府近期公布将抛售2011年收储的国产大豆300万吨,市场预估抛储的价格在4050-4300元/吨,相对国内4600元/吨的国产大豆的价格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预期国内大豆拍卖的成交率将会维持在高位,对后期国内豆类油脂的压力将会增加。从美国农作物种植的情况看,由于目前气温偏低,美国玉米的种植进度远远落后于五年的均值水平,令市场担忧后期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因为玉米种植面积的缩减而增加,短线利空大豆油脂市场。此外,南美巴西大豆已经收割完毕,销售速度加快,但近期洗船事件频发,对大豆需求有所放缓,打压后期大豆的价格。此外,目前豆油的港口库存维持在历史高位,供应压力较大,短期内对价格有压力。

菜籽油方面,国储575万吨的菜油库存加上较高的商业库存,目前国内菜油的库存至少在600万吨以上。市场传闻,政府将抛售160万吨的菜油,抛售价格可能在7000-7300元/吨,给整个菜籽油市场带来较大的供应压力。近期,国内新作油菜籽即将上市,油菜籽的收储数量和价格将会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目前市场预期,油菜籽的收储价格可能维持在去年5100元/吨的水平,相对于4000-4300元/吨的进口油菜籽,政府收储的价格将维持很强的竞争力,国内油菜籽市场将仍旧是政策主导的市场。

棕榈油方面,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已经进入到高产周期,供应量将会出现大幅增加。而由于棕榈油价格相对于豆油和菜籽油偏高,已经抑制了市场对棕榈油的消费。从马来西亚的出口数据看,3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同比下降了19%。最近,船运调查机构(ITS)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前25天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加3.4%,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短期来看,供应的增加和需求的放缓可能会导致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的增加,给棕榈油价格带来压力。目前,我国国内棕榈油的库存在118万吨,接近两个月的用量;棕榈油进口成本倒挂,贸易融资需求所占比重较大,实质性的消费需求并未好转。

从中长期的情况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概率较高,市场对后期农产品减产的炒作预期较强烈。从NOAA的数据来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可能与2003年相似,而比2009年的破坏程度要略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北美大豆增产、东南亚棕榈油减产的概率较大,预期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可能会出现大幅缩小的情况,但对整体油脂的影响可能还需要等待具体的数据出炉后才能进行详细的评估。

综合来看,短期油脂市场的供应压力较大,利空较多,较大的库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油脂价格维持低位区间震荡的概率较大;但中长期气候的影响可能会给油脂的供求基本面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关键字:油脂 价格)

(责任编辑:0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