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下跌,其中代表新豆的11月期约跌至2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中西部地区天气几近理想,引起市场猜测美国农业部可能在7月份供需报告中上调大豆产量预测值。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2美分到14.25美分不等,其中8月期约收低2美分,报收1246.50美分/蒲式耳;9月期约收低8.75美分,报收1132美分/蒲式耳;11月期约收低12.50美分,报收1103.75美分/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发布7月份供需报告。由于大豆作物优良率高企,天气理想,市场猜测政府可能上调大豆产量预测值。
不过有分析师指出,考虑到大豆作物8月份才会进入关键的鼓粒期,天气形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因而此次政府对大豆产量预测值的调整不会太大。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四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猜测大豆出口销售数量为20到60万吨。
11月期约盘中一度跌至五个月的低点1100.75美分。分析师称,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理想,仍是豆价下跌的主要诱因。
豆油期货表现糟糕,也拖累了大豆期货。8月豆油期货收低2%,报收37.14美分,这是自4年来的最低水平。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份南美四国的大豆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4330万吨,中国是主要的目的地。这四个国家分别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油世界称,中国6月份至少进口了730万吨大豆,7月份进口量也将超过600万吨。
周三,大豆期货成交量估计为192,454手。
(关键字:豆价 CBOT 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