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情况备受关注。变节能减排的压力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抓手。今年以来,云南省锁定2014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不动摇,将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根本,以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保障,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的作用下,云南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云南全省经济稳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咬住目标 政策措施层层加码
围绕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今年以来,云南省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全面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今年年初,云南省政府与各州市签订当年节能目标责任书,按照省政府要求,各州市政府与各县级政府、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全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体系。全省上下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上下硬功夫,创新建设和运营模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在严格落实减排责任上下硬功夫,各级政府对行政区域内的污染减排工作负总责,确保减排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强化运行调度。为加强节能指标监测分析,云南省工信委会同省统计局等部门研究发布了2014年各地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调控指导目标,实施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及时分析研判节能形势,定期发布能耗统计监测信息、节能专报和节能晴雨表,有效指导州市开展节能运行调控。与此同时,强化电力节能发电调度,并组织开展节能监察专项行动,对所有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进行全面核查,对能耗10万吨标煤以上的94户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了现场监察。环保部门在强化污染减排基础性工作上下硬功夫,加强在线监测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增强监督性监测数据的实用性。
强化标准引领。着力提升标准化对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功能。云南省着力从4个方面入手:对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在项目设计环节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节能标准、行业规范条件,对国家明令的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停止项目审批,从源头有效地遏制了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及时修订发布我省钢铁、水泥等5大高耗能行业18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电解铝、水泥行业企业根据产品能耗指标启动实施阶梯电价;发布水泥、黄磷、工业硅等10余个高耗能行业所有企业2013年度能源资源消费指标,对指标超标的企业实行黄牌警告,开展节能监察和强制能源审计,督促企业开展对标达标;锁定工业、机动车、农业源等污染减排重点,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目前,已公告了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各地加快淘汰步伐。
强化项目推动。节能项目是全省产业建设年的内容。今年,云南省继续实施100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67.69亿元,预计年可节能211万吨标准煤。省级财政加大节能投入,节能专项资金预算比上年增加25%,达到9000万元,推动先进适应节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预计可带动项目投资18亿元,可实现项目节能60万吨标准煤。同时,节能产品惠民、惠企工程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