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8月报告对本年度美国大豆供需数据预估,将残余消费向下调整至-94百万蒲,由于残余消费量的向下调整,从而引发的供给量变向增加,USDA将本年度的出口分别上调至16.40亿蒲,再加之进口量由0.85亿蒲调整至0.8亿蒲。最终本次报告对于美国本年大豆的期末库存预估仍保持在1.4亿蒲,大豆库存消费比率略调整至4.16%。
新作大豆供需方面,只是将美国大豆单产预估由趋势单产的45.2调整至45.4,进而使产量增加了0.16亿蒲至38.16亿蒲,而需求方面没有任何调整,因此最终的库存仅受此影响上调了0.15亿蒲至4.3亿蒲,库存消费比为12.1%。本次对于新作大豆单产的预估基本符合市场各机构的预期均值,对11月合约价格的影响较为有限。但是由于USDA并没有像市场所预期的那样,顺势上调消费数据,因为在这两次报告期间,美国新作大豆和豆粕的出口预售数据较好,故受库存上调影响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利空作用。
世界旧作大豆供需数据预估方面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受巴西大豆出口增加影响,本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略减了15万吨至6709万吨;对新年度世界大豆主产国和消费国供需数据预估整体保持不变,受美国大豆单产增加的影响,年度结转库存略上调了31万吨至8562万吨。
8月份的USDA报告对美国大豆供需数据的预估,并没有像市场所期望的那样给出更多的亮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的均值,因此受美国新作大豆单产增加而带来的新作库存增长,从数据角度对市场的利空作用相对有限。
但是另一方面,在1990年至今有6次8月份单产预估高于7月份单产预估,其中有4次最终单产高于趋势单产,从概率角度来看,如果8月份的天气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么最终单产很有可能要高于本年度的趋势单产,这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利空心理预期。因此自此时至8月末,天气对市场的影响力将增加,略微的天气变化都有可能迫使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目前CBOT11月大豆合约价格仍处于受全美种植成本区间的支撑。
(关键字:USDA 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