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引发棕榈油短重十六吨

2014-12-3 11:51:47来源:中国国门时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江苏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对一艘装载进口6000吨棕榈油的巴拿马籍油轮进行重量鉴定时,发现船方温度计提供的温度,比罐区电子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平均偏低3℃以上。如按船方温度计测算货物重量,会多算出16吨货物。检验鉴定人员使用罐区电子温度计测算后,使国内收货人少付1.2万美元。

目前,国际棕榈油一般以液态形式装运,大型船舶装运的液体货物,通常采用容量计重,即通过测量液体货物在检定合格的标准容器内的液位高度,或者通过读取液体货物流经检定合格的流量计内累积的体积,结合液体的温度和密度,经必要的修正后,计算出该液体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重方法。液体货物重量通过测算的体积和密度得到,而液体温度与密度息息相关,通常成反比例关系。因此,准确测量液体货物,温度是得到货物真实重量的一个关键因子。

该批棕榈油来自马来西亚,分别为3999.769吨精炼棕榈硬脂和1999.980吨毛棕榈仁油,货值464.5万美元,分装于该艘油轮8个货舱内。抵达码头后,检验人员第一时间登轮测量每个货舱液温时,船方强烈要求使用自动液位仪显示的液温,经计算货物总计6002.880吨。使用经检定的罐区电子温度计按操作规程逐舱进行液温测量比对,结果发现了温度差异。

为什么船方提供的温度与罐区电子温度计所测温度会产生差异呢?一般来说,在进行船舱容量计重时,船方所提供温度计存在以下几个不利因素:一是各个船舶所提供的温度计各异。有些船方提供的温度计较老,或者每个舱都放一个温度计,很难保证每个温度计都测量准确。二是测量时间较长。船方测量液体货物温度到达稳定时间一般需停留十分钟以上,而船运液体货物经常存放入多个舱内,船方往往未等温度示值稳定贸然读数。三是测量点不符合规定要求。一般来说,舱内液深在十米以上,根据《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船舱静态计重通则》,要求液深五米以上至少在上中下三个位置测量,船方通常测量中间一个点,特别是直接读数的图表,不符合规定三个点的要求。四是容易给不诚信的船方钻空子。有个别不诚信的船方,一旦遇到装货港短装或者在其他卸货港卸货时货物分割不当,会在温度计上做手脚,采用偏低温度计使其与提单数相符。

检验鉴定人员将两者温度差异向船方作了解释说明,船方最终表示理解,同意以中方使用的电子温度计测量的各舱液温作为测算依据。检验鉴定人员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收货人避免了损失,赢得了企业赞誉。

(关键字:温差 棕榈油)

(责任编辑: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