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终究回归价值,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不合市场规则的行为,包括价格战,自然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只是千帆的例子告诉市场,单纯地依靠市场之手来处理,效率之慢,成本之高,对行业的损害之深已经不太适合了。印刷行业应该呼唤更为完善的行业监管以及宏观调控,规范行业竞争,规避利益损害,提高效率。
这让笔者又想起另外一件行业里的旧闻。2006年面对国际铝价全面上涨,国内PS版制造商数量井喷,激烈的价格战在印刷行业的上游企业——PS版制造业打响了。面对共同的成本压力,基本上代表了中国PS版行业的41家生产商齐聚河北涿州,参加了全国PS版生产厂商座谈会。在经历了近4个小时的热烈讨论磋商后,共同就PS版产品今后的定价方式、调价幅度达成一致,并就此在会议纪要上共同签字。按照会议纪要约定,所有签字的PS版生产商从2006年3月1日开始,PS版销售价格在现有基础的原则上涨价3元/平方米以上,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优价,企业自主确定。?
事实上,作为印刷领域里第一次出现的价格统一活动,这次PS版联合涨价仅仅在半年后就宣告失败了,不仅大量签字的企业爽约依旧降价,舆论中也有部分言论苛责“联合涨价会议”逆市而为。而失控的价格战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半年内大量的PS版企业宣布倒闭或者转移业务,PS版产量大幅下降,而技术更替产品——CTP版材顺势得到快速发展,PS版产品从一种普通耗材愈发趋于小众,而价格又慢慢回升至与其成本匹配。
价格背后是智慧?
如果说如上PS版价格案例中的调控失败,那么在抵制价格战中也不乏成功案例。?
北京2008年前后曾遭遇纸张成本的大幅增长,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印刷行业毫无议价能力,印刷工价面临自降惨境。这时由多家印刷企业自发组织的采购联合体,首先与纸张供应商通过大宗采购进行单独议价,然后又规范参与联合采购的印刷企业不得降低工价,维持市场秩序。尽管伴随时间推移,采购联合体组织不了了之,但在当时确实成功避免了恶性价格战的蔓延。?
笔者想说的是,价格战并不需要去阻止,如果价格虚高,自然有愿意通过利润换市场的企业出来开战,市场也的确需要这样的“新陈代谢”。只是这种价格战的成本太高,以至于大家要尽量避免其没有意义的发生。需要警惕的是,因为市场低迷导致行业集体性焦虑,而损人不利己地参与价格战;为了营造噱头,而毫不负责任地在行业内营造低价的舆论氛围,导致行业处于被动地位;或者缺乏诚信地人前结盟,人后抢生意,毫无商业道德的恶性竞争。?
在价格战面前,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智慧,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外界对自身发展造成的影响;在价格战面前,也考验着一个行业的深度,如果粗暴的以价格战解决一切,那么说明这个行业的根基并不太深,发展之路并不太远。所以在价格战面前,企业家们不妨停一下脚步,思考后再行动。